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守厝 兴业 润民 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出幸福新滋味
www.fjsen.com 2025-09-12 10:59:20 来源:福州晚报

民,乃城之本。在人的各种需求中,安居乐业是最核心的元素,更是幸福的底色与基石。福州城有着2200多年历史,三坊七巷就位于这座古城的中心,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从“拆”到“保”,三坊七巷的历史印迹是福州数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写照。如今,福州市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261条传统老街巷,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福气”写照,是城市发展与民生期许的同向奔赴。

烟台山全貌。

守厝传文脉

闽都文化润民心

在福州,有一片古老街区曾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免遭破坏,这里的许多名人故居也得以完好保存。这就是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和“近代名人聚居地”的三坊七巷。2021年3月24日,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这是一次跨越三十年的踏访,也带来许多关于历史的启示。

如今,三坊七巷不仅是福州市民的骄傲,也是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行走在坊巷间,穿越古今,人们也更加感佩当年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和魄力。

“我认为,在三坊七巷内,无论是福州市民还是海内外游客,都能受到不同的启迪。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有400多位,包括‘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的严复,‘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林觉民……”76岁的三坊七巷老住户、志愿讲解员陈永建向游客娓娓道来,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海洋文化还是闽台文化,都在这里汇集传承,共筑起多元璀璨的闽都文化,让福州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寄托着海外游子的无尽乡愁,也满足了越来越多来榕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厝修复功在千秋。近年来,福州市以更大力度保护以福州古厝、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完成三坊七巷沈葆桢故居、上下杭龙岭顶、采峰别墅等上百处院落修复及梁厝二期公建景观配套建设,街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产业特色不断显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修厝破难题

活化运营添新景

上下杭龙岭顶。

“台榭花红意自如,江潭水碧诗无尽。”别具特色的龙岭顶牌坊耀眼夺目。这副“台江”藏头楹联描绘了旧时龙岭顶的山光水色。穿过牌坊拾级而上,漫步在古榕、三眼井、亭台石凳、假山流水间,不仅唤起许多“老福州”的记忆,也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旅拍爱好者前来拍照。

作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标志性工程,上下杭·龙岭顶项目通过“保护优先、活化利用”模式,以龙岭顶巷、上杭路西段串联街区北入口与上杭路、隆平路,打通大庙山巷西段节点,形成丰富游线空间;采用“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入开展“攻坚120天”“建设扫尾年”等专项行动,高效完成近100处院落保护修复及龙岭顶地块建设,让龙岭顶从保护修缮到深度活化,逐渐融入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精细化运营中,为市民和游客增添新的文旅体验地。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闽剧表演。

在化解古厝不动产“登记难”方面,市名城委、市资规局、市住建局、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完善古厝建筑审查技术规则,选取条件较为成熟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先行试点,打通办证壁垒,2024年首次为两批次59处古厝办理不动产权证,已办产权的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潜力。2025年3月,福州首家民企拿到古厝不动产权证,标志着福州在破解古厝“办证难”问题上取得关键进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古厝,为推进更多古厝从“保下来”到“活起来”打下坚实基础。

串厝聚流量

文旅融合绘画卷

游客在三坊七巷爱心树前打卡。

福州的城市中轴线,历经2000多年的持续生长,纵贯城市南北,串联起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多个历史文化街区,遍布着华林寺、开元寺、文庙等重要文物古迹以及大量的历史名人故居,涵盖历史、地理、人文,从古至今都是游览福州最经典的线路。

“福州城市中轴线既是独一无二的文化渊薮,也是文旅经济振兴的重要载体。”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寿良说,2025年春节期间,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景区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56%、20.99%、18.74%。

今年端午节,一场盛大的明星演唱会引发全城关注,演唱会的热浪从奥体中心席卷到福州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原来,福州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三大历史文化街区联动举办粉丝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将陶喆演唱会的“两小时经济”延伸为长效消费业态,成功将“粉丝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

今年“五一”“端午”期间,福州五大历史街区策划举办国潮非遗特色文旅嘉年华等活动,开展沉浸式活动432场,吸引人流量248.7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文化传播与消费拉动的双重成效。

“抢了7分钟太不容易了,我也是拥有‘小心心’的人了”“福州文旅上大分!拼手速的时候到了”……“五一”假期期间,市文旅局与福州名城公司联合发起的“福州送你小心心”活动,以1万个三坊七巷爱心树文创玩偶引发现象级热度——小红书相关话题曝光591万次,抖音话题曝光1563万次,搜索量两日暴增1800%,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2亿,成为城市文旅IP“破圈”的成功实践。

30年来,福州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闽都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天,福州市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261条传统老街巷在城市更新中重焕光彩,实现了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火起来”到“兴起来”的华丽蜕变。(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