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记者点击|山区研学游,如何迈向研学“优”?

2025-09-14 09:25:47 作者:许可欣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刚刚结束的暑假,广大学生是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之一。与以往相比,大家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旅行,而是更倾向于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的沉浸式研学游。据统计,南平研学游市场“火力全开”,约3.9万人次学生选择到此“寓教于游”。

作为典型山区,南平如何“征服”广大学子?

这里不仅山水相依、风景宜人,而且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研学场景多元。比如,“双世遗”武夷山也是著名的茶叶产区。游客在山水画廊中触摸诗和远方之余,还能品一口清香甘甜的岩茶,了解匠心传承深处的历史文化“密码”。

南宋大儒朱熹曾在南平“琴书五十载”,朱子文化在这里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星罗棋布的书院成为唤醒文化基因的主要阵地。今年,南平推出大型山水史诗《月映武夷》,以多种“黑科技”手段融合非遗元素,生动展现了朱子文化精髓,让整个观演过程犹如一场穿越时空之旅。此外,丹山碧水间还孕育了颇具历史底蕴的顺昌大圣文化和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林业文化等,丰富了研学游的打开方式。

研学游热潮,为山区带来了什么?

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研学游促进了当地文旅经济发展。以顺昌县郑坊镇为例,当地依托明晶田园综合体和川闽航空营地,打出农业观光和低空主题研学组合拳,已吸引近万人次前来研学,有效带动餐饮、酒店等消费多点开花。

研学游是外地学生认识山区的一扇窗。今年暑假期间,到南平体验研学游的学生,来自沿海地区的占大多数。前不久,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学生到松溪苏维埃政府革命历史陈列馆等景点参观游览,纷纷表示被现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震撼。更有一部分海外华裔学子,在这个中原文明和闽越文化相融交汇之地,通过寻访朱子故里、领略茶道内涵,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山区研学游,如何更进一步迈向研学“优”?

不可否认,把课堂搬进山间,有效实现了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也要看到,在山区发展研学游仍存在诸多现实瓶颈。比如,受限于区域发展,部分研学基地硬件设施水平、周边餐饮住宿条件和交通便利程度有待提升等。

对此,有关部门应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商业运营团队和乡贤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完善研学基地和周边相关配套设施,以市场化手段整合资金、人才、土地、房屋等资源,提升研学项目的投资效益。为了弥补运营理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南平还可以山海协作为契机,与沿海地区搭建研学合作平台,通过共建基地、举办经验交流活动等,以资源共享赋能研学游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