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惠安女服饰惊艳中国国际时装周
www.fjsen.com 2025-09-15 09:38:49 来源:东南网

闭幕大秀为观众带来一场融汇闽南海韵、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时尚盛宴。

东南网9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钊滢 通讯员 陈秋红 文/图)

14日晚,一阵咸咸的海风“吹”进北京798·751园区,惠安女服饰踏上时尚潮头。主题为“惠女繁花胜似锦”的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闭幕大秀以惠安非遗为灵感来源,结合科技与先锋手法,完成了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在沉浸式光影中,模特们缓步而来——黄斗笠轻垂薄纱,呼应现代廓形;花头巾化作印花元素,点缀飘逸缎面;短上衣与宽筒裤通过立体剪裁与不对称设计,兼顾视觉张力与动态美感;银腰带则以当代金属饰件的形制重现,勾勒出柔中带刚的女性线条。

“非遗的创新需超越形式,深入文化肌理。只有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与精神,才能以服装为媒,实现文化的共鸣与传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夏国新表示。在设计师陈宇的解构重塑里,惠安女服饰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文化语言。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带……当这些蕴含着地方记忆与情感的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剪裁和创新面料相遇,传统非遗与当代设计携手走进了大众生活。

“惠安女服饰承载着惠安女性勤劳、坚韧、质朴的品格。”据惠安县委书记庄稼祥介绍,惠安女服饰不仅是融百越文化、海丝元素、海洋文化为一体的首批国家非遗之一,更承载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尊重科学、拼搏创业”的惠女精神。“我们正通过‘惠女+’多元发展模式,推动非遗与城市品牌、时尚产业深度融合。此次与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合作,是惠女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一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惠女文化IP建设,让世界通过服饰认识惠安、记住惠安。”他表示。

记者了解到,当前惠女文化的影响半径与经济价值正持续拓展。据统计,2025年惠安已累计接待游客331.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与13.3%,文旅消费动能强劲。今年以来,“惠女繁花胜似锦”惠安女服饰快闪活动相继亮相大连、重庆、香港、澳门多地,后续计划登陆巴黎、米兰等国际时尚之都。这场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闭幕大秀,正是惠安向世界吹响的新一轮号角——非遗走出去、品牌走上去、产业走进去。

“惠安文旅采取的是‘高端平台+文化符号+产业联动’的模式,以‘惠女+’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庄稼祥表示,通过与国际时尚界的联动、超模走秀合作、潮品设计、城市地标快闪等形式,惠安女服饰传播同样带动了箱包、校服等本土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引流,产业变现”的良性循环。

长期以来,纺织服装、鞋帽箱包都是惠安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非遗时尚化、产业品牌化、传播国际化的新生态构建中,“惠安织造”与“惠安设计”实现双轮驱动,形成了一条从设计研发、面料生产、成衣制造到品牌营销的产业链条。从车间里的标准化生产到秀场上的文化表达,从单一依赖外贸到内外市场并重,传统文化的华丽转身,亦带来传统制造业的新生。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