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9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文/图)记者从第一届中国南方丘陵智能农林机械装备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获悉,该赛事的决赛将于10月中旬在建宁举行,采用“现场答辩+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审。目前赛事报名已启动,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20日,当前报名情况良好。
近年来,我国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但与此同时,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丘陵山区耕地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南方地区地形复杂、作物多样,适用农机装备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明显短板。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携手福建省建宁县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协会、福建省农业机械学会共同发起本届大赛,旨在汇聚全国创新智慧,破解南方丘陵农机发展瓶颈,培育农机领域新质生产力。
本次大赛以“‘建’设智能机械,‘宁’聚新质产业”为主题,聚焦三大重点方向。
丘陵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集成北斗导航、智能感知、自适应底盘等技术,提升作业精度与作业效率。例如研发体积小巧、转弯灵活,能在狭窄田埂间自由穿梭,且具备自动避障功能的智能插秧机;或是可根据地形坡度自动调整机身平衡,精准施肥、施药的小型植保无人机等。
丘陵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动农艺与农机融合,提升机械化水平与产品质量。像针对建宁特色水果黄花梨、水蜜桃研发的自动采摘机器人,能精准识别果实成熟度并进行无损采摘;研发适合山地茶园的轻便型采茶机,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提高采摘效率;还有可根据不同茶叶、水果特性进行精准加工的智能化设备等。
丘陵农业设施与智能管理系统:构建绿色、高效、低碳的丘陵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解决方案。例如研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驱动的农业灌溉设备;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农作物生长状况,并能自动控制灌溉、施肥、通风等设备的智能农业大棚管理系统等。
大赛立足建宁、面向全国,诚挚邀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报名参赛。为激励优秀团队与项目,大赛奖金总额32万元,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共20项。除奖金外,协会还将联合各方为获奖项目提供技术评价、成果推介、产业对接、落地应用等全方位支持,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024年,全省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6.1%,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1%,较2020年提高8个百分点。茶叶修剪、采收机械作业率达95%以上,初加工机械化率达100%;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基质加工、菌包装瓶装袋、灭菌、液体接种机械化水平达83%,养菌、出菇机械自动化管理达90%以上。畜牧水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栽培等领域机械化进程也正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