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当畲族凤凰装、客家剪纸、惠安靛蓝染相遇……
www.fjsen.com 2025-09-17 09:42:07 来源:福建日报

非遗服饰扮靓古城楼。

近日,在长汀古城的城墙下,一场“一绣一染一剪”的非遗跨界服装秀让人耳目一新。福安凤之玺工作室携手惠安女服饰、客家剪纸传承人,联袂呈现畲族凤凰刺绣、惠安靛蓝染与客家女红剪纸“三艺同台”的视觉盛宴。

在现场,模特们头戴蓝染斗笠、肩披凤凰霞帔、腰系剪纸流苏,沿青石板台阶翩然而下,一步一景,既承古韵,又绽新意。市民与游客纷纷赞叹:“原来非遗也可以这么‘飒’!”

据了解,这一服装秀为2025年度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成果展示,会聚了来自民族服饰、剪纸、陶瓷、木雕等多个领域的非遗传承人。研修班由省文旅厅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转化水平,其间“AI非遗设计”成为一大亮点,不少学员认识到“AI辅助+手工精作”的文创可能——利用AI生成设计方案,经筛选后以手工完成刺绣、扎染等核心工序,兼顾效率与质感。

来自福安的刘慧芳说,她在研修班学习到的“简化纹样+明亮配色”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冲突,“将传统针法与现代剪裁相融合,再也不用担心畲族童装纹样显得‘老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岸瑛认为,当代非遗传承必须在“守核”与“创新”之间取得精妙平衡——既要坚定守护文化内核的“原真性”,确保传统技艺与文化精神不致流失;又需积极突破“自我封闭”的传承困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现代语境、响应社会需求。(通讯员 李广 文/图)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