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薪火相传,书写“大侨务”新篇章 ——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大侨务”观念、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座谈会侧记

2025-09-20 07:49:0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东南网9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清智 通讯员 朱婷)秋意渐浓,侨情愈暖。一场关于“侨”的思想盛宴,连接过去与未来,凝聚共识与人心。

9月19日,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大侨务”观念、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座谈会在福州举行。重点侨乡、重要侨领、华裔新生代、海外侨团、在闽侨资企业、当年侨务工作者及专家学者代表等共聚一堂,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畅谈如何传承与实践“大侨务”观念,进一步发挥侨乡优势,吸引侨资、侨智、侨力,助力福建在扩大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

座谈会上,一个核心理念——“大侨务”观念,被反复提及。

30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题为《“大侨务”观念的确立》的署名文章,强调在新时期,侨务工作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提出在“对投资者有利、对所在国有利、对中国有利”“三有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侨”的优势,并系统阐述了侨务工作的力量、内容、对象、范围与方式,深刻回应了“为了谁、依靠谁,做什么、怎么做”的根本问题,有力推动了福建侨务工作走深走实。

目前,约有2000万闽籍海外侨胞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身在海外,心系故土。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侨务”观念在新时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年侨务工作者代表、原福清县副县长陈青松通过亲身经历,回顾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凝聚侨心、服务大局的点点滴滴。他认为,“大侨务”观念源于丰富的一线实践与深刻思考,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将持续指引侨务工作者薪火相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庄国土从学术视角剖析了“大侨务”观念的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国际性。他表示,该理念深植于福建特殊的省情与侨情,“三有利”原则与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文明互鉴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平等交流、互利共赢高度契合。

“晋江因侨而立、因侨而兴,‘侨’是晋江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作为重点侨乡县(市、区)代表,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在座谈会上分享了弘扬践行“大侨务”观念、全力打好新时代新“侨牌”的系列举措,包括织密侨务工作网络、汇侨智聚侨力、凝侨心暖侨情。在以侨引商促投资方面,晋江加强与侨商侨胞的“黏性”互动,三年来共推动落地侨商回归项目89个,总投资671亿元,实际利用侨资45.5亿元。

上好佳作为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市场的侨企,是侨胞回乡投资、支持祖籍国发展的生动缩影。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理作为菲律宾第三代华人,近30年来深度融入中国发展。他表示,“大侨务”观念体现的是“大团结”与“大协作”,侨胞应主动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海外侨团被视为凝聚侨心、服务侨胞的重要平台。世界福清社团联谊会常务副主席王锐铭结合旅日福建侨团的实践分析道,要打破新老侨社团的壁垒,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只有跳出“地域侨”的局限,融入“全球侨”的格局,才能更好地发挥侨的独特优势,为新福建建设、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侨界力量。

九旬高龄的重要侨领(老侨)代表、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依然退而不休,长期致力于弘扬嘉庚精神与闽侨文化,并大力支持公益教育事业。他呼吁,各类校友组织,特别是涉侨校友会,应主动融入“大侨务”工作格局,发挥所能、尽己天职。

随着华裔新生代迅速崛起,新侨已成为侨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华裔新生代(新侨)代表、嘉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华认为,成长于中西文化之间的新侨,有责任成为沟通中西方的纽带,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华裔新生代能贡献的不仅是资金和人脉,还有创造力和多元化的国际声量。”他呼吁新侨群体持续投资中国、书写“大侨务”新篇章。

座谈会上乡音洋溢、真情涌动,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坚持以“大侨务”观念为指引,以侨为桥,团结更广大侨胞,共同助力新福建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