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去年以来,福建省加强社区、商圈、楼宇、医院、学校等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目前,全省有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6200多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近600个,从一餐热饭到健康守护,全方位传递城市温度。让我们透过这些暖“新”场景,感受民生温情。
骑手食堂
“骑手食堂”。图源:福建日报
针对骑手“就餐难、贵、休息难”的痛点,福建多地创新推出“骑手食堂”。
8月,闽侯县在闽都民俗园南门广场启用的“骑手食堂”,每日11时至20时提供连续供餐服务,食堂内配备空调、充电设施、应急药箱等20余项便民设备,除就餐服务外,还提供免费茶水、纳凉取暖、手机充电等服务。
漳州拓展“幸福食堂”服务范围,文区蓝田综合市场边的“暖新食堂”,是全市首个为新就业群体设立的食堂,推出“9.9元任选两荤两素一汤,米饭小菜无限续”的套餐,还配套1.5小时免费停车位;龙文区已在骑手密集区布局多家食堂,芗城区金源社区食堂加挂“暖新食堂”窗口,龙海区内社村食堂对认证群体推出11元三荤三素一炖汤优惠。
厦门则从“错峰用餐”入手,发出《“关爱骑手”行动暨鼓励错峰用餐倡议》,建议餐饮店将13:30-14:30、20:00-21:00设为骑手专属错峰用餐时段,提供7折左右价格优惠,在错峰用餐专属时段内,服务员可优先为骑手安排座位、点餐、上菜,同时鼓励餐饮店提供免费茶水、纸巾等服务,让骑手既能快速用餐,又能降低就餐成本。
暖“新”驿站
平潭暖“新”驿站。图源:平潭时报
福建各地暖“新”驿站持续升级,满足群体多元需求。
福州市持续打造提升620个暖“新”驿站,培育党建示范点13个,构建“15分钟红色服务圈”,这些驿站分布在商圈、社区、园区等区域,满足新就业群体就餐、休息等现实需求。
平潭专为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开设暖“新”驿站。暖“新”驿站24小时免费开放,面向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提供免费饮水、临时休息、餐食加热、应急充电等服务。
福安市6月30日投用首个可移动式暖“新”驿站,采用环保型集装箱改建,驿站内配有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雨伞等便民设施,旨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保洁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饮水、累能歇脚”的温情港湾。
青年小哥学堂
泉州“青年小哥学堂”。(图源:青春泉州)
福建多地采取暖“新”服务,助力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
泉州市精心打造“青年小哥学堂”,从交通消防安全、权益保障、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学习与成长的平台。
厦门思明区4月29日发布《思明区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项目清单》,从身心关怀、权益保障、职业成长等方面提出27项具体服务内容,涵盖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开设暑托班等措施,并明确责任单位、牵头领导、完成时限,扎扎实实推进工作。
宁德福鼎市通过重点企业带头建、行业联合建、区域连片建等方式,建立互联网、快递行业党组织,加强新就业群体政治引领和职业培训。
全省各级社会工作部门针对新就业群体党员人员相对分散、学习时间难以固定等特点,依托“福建基层党建”“福建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党群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阵地资源,创设“微党课”、党建沙龙、“班前班后一刻钟交流”等特色学习载体,让广大党员就近就便学习。
暖“新”诊室
厦门市康复医院开设暖“新”诊室。图源:大美筼筜
针对新就业群体“看病难”,福建多地推出专属医疗服务。
厦门市康复医院在思明分部2号楼2楼中医康复科开设暖“新”诊室,新就业群体凭工作证、平台接单记录等可享受就医专用绿色通道,实现优先接诊、优先检查,服务时间从上午8点持续至晚上9点,还提供专属折扣体检套餐、免收挂号费和诊查费等服务。
宁德福鼎市多家诊所如高定祥中医(综合)诊所、沈华杰内科诊所等,为新就业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其就诊等候时间,部分诊所还提供免费健康热线咨询、药品费用折扣、预防和治疗方案等服务。
福州创新推出“福递保障”计划,构建快递员“工伤+意外+医疗互助”三险联动体系。福州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总工会启动“全域覆盖”人身意外险专项行动,联袂送出“安心福袋”——投入120万元,为全市1.1万余名快递员每人免费投保100元人身意外险,实现一线快递员全员“零负担”参保。
司机之家
青云山服务区“司机之家”(图源:福建交通)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一部署下,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总工会在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公路服务区、货运场站、加油站、治超站等场所大力建设“司机之家”“共享司机之家”等服务站点,为广大货车司机提供停车、休息、热饭、饮水、如厕等免费服务。
目前,全省已建成“司机之家”“共享司机之家”超150个,在高德、百度等手机导航软件、“道路运政一网通办小程序”等平台均可搜索定位。
(资料来源:福建日报、厦门日报、海峡通讯、中共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