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守望相助:抗战时期的金门难民救济

2025-09-30 10:33:21 作者:杨雅丽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1937年10月26日,日军攻陷金门,金门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早沦陷的地区。金门各地陷入“商不安于市,农不安于野,行旅不安于道”的境地。

日军占领金门后,金门居民不甘沦为日寇的奴隶,纷纷携带家眷乘船外逃。根据李仕德主编《金门县志·华侨志》的记载,金门人口由抗战之前的5万余人降至3.6万余人。

金门居民的逃难路线里,藏着地理与血脉的羁绊。金门在地理上属于大陆内海岛屿,距闽南沿海地区较近。金厦漳泉原为一体,共属同一文化生活圈。当金门沦陷后,大多数金门居民选择投奔厦漳泉的亲友。其中,厦门因距离最近而成为金门难民的首选落脚点。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37年底,外逃的金门人已超过万余人(《谓金门难民总数约万余人》,《南洋商报》1937年11月23日第5版)。尽管日军严令禁止外逃,但在1938年初,单日逃往厦门的难民仍多达百余人(洪卜仁主编《厦门抗战岁月》)。

危难中,民间力量率先行动。1937年10月28日,难民代表、金门电灯电力公司总经理林燕贻与许涌联名向海内外发出通电,紧急呼吁在金门的大嶝、南安的莲河两地筹备设立难民收容所。华侨银行厦门分行行长洪朝焕、金门会馆董事黄肖岩等在厦门享有盛誉的金门籍人士积极筹备厦门、同安等地的难民收容所。最初,700余名的金门难民齐聚于厦门思明北路的东园旅社。随着人数的不断攀升,又在思明西路的远东饭店增设了难民收容所。难民的持续涌入,使黄肖岩、洪朝焕等人倍感压力,难以应对。他们紧急向新加坡金门会馆发出电报,请求援助。

海外金门华侨积极响应,投身难民救助工作。金门会馆创办的金门轮船有限公司派遣人员前往厦门五通码头,接应金门难民,并安排大巴车护送他们前往收容所暂住(赵家欣《金门沦陷后》,《大公报临时晚刊》1937年11月13日第2版)。新加坡金门会馆一方面积极督促黄肖岩、洪朝焕等人调查难民去向,并妥善安置金门难民。同时,新加坡成源、立城等民信局与厦门民信局通力合作,专门开通了接收难民侨批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金门会馆召开华侨大会,商讨募捐救济的具体事宜,并通过报纸向南洋各埠发出呼吁,为逃难者争取优惠船票。新加坡金门公馆决定率先从金门轮船有限公司的公益款项中拨出5000元,专项用于救济难民(《金门会馆董事议案簿,1933—1940》1937年10月28日,新加坡金门会馆藏)。1937年11月1日晚,新加坡金门会馆在新加坡召开邑侨大会,并以会馆名义向全体侨胞发起募捐倡议。

与此同时,洪朝焕、黄肖岩联合当地金门籍乡贤,于鼓浪屿华侨银行举行会议,正式宣告成立金门难民救济会。会议一致推举洪朝焕担任主席,黄肖岩、金门商会会长许允选等15人担任委员会委员。此外,马巷亦成立同安金门难民救济会,由马巷商会陈远让、金门电灯电力公司总经理林燕贻等人主持,共同构建起跨地域的救济网络。短短14天内,金门难民救济会便从海内外筹集到3.2万元善款以及大量的大米和布匹。

福建省政府、金门县政府也参与到救助活动中。福建省政府发出电令,要求同安、漳浦、厦门等地积极投入救济金门难民的行动(《闽省府令各县救济金门难民》,《中央通信社稿》1937年11月)。1937年11月6日,新任金门县长周秉彝携救济款,分别前往马巷、莲河、珩厝、大嶝等地的收容所进行慰问。同时,晋江和南安抗敌会分别派遣叶青眼、刘丽水至莲河慰问难民。

为了金门难民有饭吃、有屋住,金门难民救济会根据性别和亲属关系为难民分房安置,并陆续在鼓浪屿、马巷等地增设收容所。难民一日三餐都是清粥配杂色小菜,膳食标准为每人每日国币一角。鼓浪屿由于地小人多,部分难民难以被安置到收容所内,因此便改为向未能进入收容所的难民发放生活费,每日生活费国币一角,每十日领款一次。同安、马巷等地也效仿鼓浪屿的救济办法。

在安置金门难民的过程中,难童失学问题同样牵动人心。厦门市政府下令公私立学校免费接收难童,大同小学率先收纳20余人,鼓浪屿地区的学校接收40余人。金门难民救济会在鼓浪屿收容所附设难童半日学校,腾出两间厅房当教室,分上下两个班,聘金门难民中懂教学者任教并给予补贴。鼓浪屿英华学校内有专为难童开设的半日学校活动,教师们坚持在每日下午3时至5时半为学生授课,约有60名来自金门的难童在此接受教育。

金门难民救济会深知,救济仅是暂时的应急措施。随着难民“难以返家、渴望出洋”的呼声日益强烈,金门难民救济会开始协助难民前往南洋谋生。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金门会馆与金门难民救济会积极奔走,为难民协商船票事宜,不仅争取到最低的船票价格,还为妇孺提供特别优惠。对于部分无力支付船费的侨眷,金门轮船有限公司主动为其垫付船费。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批金门难民成功抵达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另一方面,金门难民救济会也为失去土地和家园的金门民众谋划出路,选定了马巷东山乡、溪口的荒田,计划组织难民进行垦荒。金门难民救济会打算投资2500元给马巷商人陈远让创办织布厂,专门吸纳金门难民妇女就业,并约定厂内女工必须为金门难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充满希望的计划最终因厦门沦陷而被迫搁置。

1938年5月厦门沦陷后,难民安置工作面临新的考验。金门难民救济会从厦门本岛迁至鼓浪屿并加入国际救济委员会,美国教士卜显理任会长,许允选被选为驻内陆区代表,赴漳州采办物资供应难民。7月18日,福建省赈济委员会驻泉办事处召开第七次常务委员会议,专门讨论厦(门)、(嘉)禾、鼓(浪屿)、同(安)地区难民移垦闽南各地的事宜,最终决定将难民移垦到永春、德化。其中,部分金门难民从同安移往永春县桃园乡卿南保(现石鼓镇卿园村)的难民收容所。漳州市政府也伸出援手,收容了约600名金门难民,安排他们从事农职事业。此外,还有500名金门难民留在马巷地区,他们或从事小本生意,或进行垦荒农作,努力维持生计。

金门难民的救助活动一直持续至1941年年初,直至鼓浪屿国际救济会宣告解散。马巷地区的金门难民救济会同时迁至永春,后又移至德化、宁洋(福建省旧县名,原辖区现分属永安市、龙岩市新罗区及漳平市)。

这场持久战的背后,离不开海内外民众的齐心协力。除了新加坡金门会馆的积极募捐,菲律宾、缅甸、越南的华侨也纷纷慷慨解囊,集资救济金门难民。印尼吧城华侨向厦门金门难民救济会捐赠了1250银圆,爪哇北加浪岸金门同乡会汇来1000元,南洋闽侨领袖陈嘉庚无私捐赠了4万件棉衣。国内方面,厦门儿童团体通过义演活动筹集到119元,集美商校的师生们也节衣缩食达半个月,累计筹得50元。厦门市中央银行行长舒石文捐赠50元,厦门商人郑由仓、薛良春、杨水德、洪通美等人亦纷纷解囊,捐赠金额从20元到100元不等。

这些点滴汇聚的爱心,共同筑就了救助难民的桥梁。截至1938年7月,金门难民救济会累计收到海内外捐款415662.6元,2000余名难民在海外亲友协助下赴南洋谋生。

从1937年11月金门难民救济会成立,到1941年救济会解散,数以万计的难民得到妥善安置。有的出洋,有的前往灌口垦荒,有的留在马巷、南安、漳州等地,还有一部分人后期返回金门务农。这段往事不仅是一项救济活动,更是守望相助精神的鲜活见证——当家园遭遇危难,无论是海外侨胞或本地居民,所有人拧成一股绳,用善意与担当,在战火中为同胞撑起了一片天。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