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红色传承+民俗体验”精彩体验点亮市民游客节日时光
www.fjsen.com 2025-10-02 15:24:00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福建民俗博物馆国庆中秋假期举办丰富的活动

东南网10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国庆假期,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馆迎来了不少游客。国庆首日,该馆单日接待观众约9000人次,创下近年来国庆假期首日接待量新高,成为福州地区国庆文化打卡的热门地标之一。 国庆假期,福建民俗博物馆推出“闽风揽月 古韵华章”主题活动,以“红色传承+民俗体验”为核心脉络,通过主题展览、互动社教、舞台演出三大板块,将红色记忆、传统民俗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奉上节日里的文化大餐。

主题展览:以史为基,绘就闽地文化双轴

国庆期间,福建民俗博物馆推出“红色记忆”与“民俗生活”两大展览。由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闽东革命纪念馆、宁德市博物馆(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宁德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推出的“红星照耀闽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闽东战斗历程图片展”,以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与文献资料为核心载体,系统梳理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闽东地区的战斗轨迹与革命事迹。展览通过挥师东进 ‘八一’亮剑”“攻克罗源,转战闽东”“赤溪会师,轻取穆阳”“挥别闽东,星火相传”四个篇章,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理想、奋勇抗争的峥嵘岁月。

常设展览“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里的闽式生活展”则从生活美学维度,展现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展览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将闽地特有的农事习俗、饮食文化、节庆礼仪融入其中:立春的“迎春纳福”民俗仪式、夏至的“凉食避暑”传统、冬至的“搓丸祭祖”习俗等,生动勾勒出闽地人民顺应时序、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智慧。观众在展厅内跟随节气脉络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闽式生活长卷,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传承力量。

互动社教:手作传情,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在福建民俗博物馆内花厅的社教体验区成为亲子家庭与年轻群体的“打卡胜地”,馆内特色手工活动持续引发参与热潮。“国辰拓趣·滚轮漆印”活动中,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传统拓印技艺的操作要点,参与者手持特制滚轮,蘸取环保漆料,将“福”字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拓印在宣纸之上。“以前只在书本里见过拓印,今天亲手做才知道,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这项活动让古老的拓印技艺走出文物典籍,在亲手操作中让参与者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

“锡画颂国·锡纸浮雕画制作”活动则创新性地将锡纸浮雕工艺与国庆主题结合。柔软的锡纸在参与者指尖经过捏、压、折、贴等工序,逐渐化为“玉兔”“中秋月”“迎中秋 庆国庆”等兼具立体感与艺术感的图案、文字。不少家庭合作完成作品,将对祖国的祝福与对团圆的期盼融入指尖创作,让非遗技艺在创新表达中焕发生机。

“福语贺国·打卡活动”同样人气高涨。观众在此排队领取国庆主题徽章、明信片、书签等文创礼品以及《福建文旅手绘导览图》。“导览图上标注了福建各地的民俗博物馆和文化景点,接下来的假期打算照着图去走走。”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表示,小小的导览图让他对八闽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探索兴趣。

舞台展演:古韵新声,奏响家国情怀

在福建民俗博物馆内的舞台区同样热闹非凡。“舞颂中华·汉舞表演”“笛奏华章·笛子演奏”两场特色展演轮番上演,舞者的轻盈的步态、优雅的舞姿与传统民乐的演奏引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福建民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闽风揽月 古韵华章”国庆主题活动,旨在以博物馆为载体,深度挖掘福建地域文化特色,将红色基因传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有机结合。国庆首日的活动反响,既体现了公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印证了传统民俗与红色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假期中,博物馆将持续优化活动体验,让更多市民游客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生动实践。

市民在福建民俗博物馆体验传统拓印技艺

市民在福建民俗博物馆内感受闽式生活

参与社教活动的小朋友

责任编辑:林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