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日报道(通讯员 杨可心)当国庆的红旗漫卷与中秋的月光皎洁撞个满怀,当无数家庭的归心化作高速路上的车流,有这样一群人,正以志愿之名,为新能源车主的旅途注入温暖与安心——他们就是福建高速“馨”能源志愿者!
在林厝服务区的赖莹华说到:“一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的我,觉得我们也是‘宝宝’,但在守护移动充电‘宝’的过程中,每当充电排队让司乘心生不满,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总会及时亮出导航条、递上号码牌。一位一开始着急得怒摔车钥匙的车主和我说“你们的有序引导消除了我在充电时的排队焦虑。”我这才意识到,我们不能再自己当作‘宝宝’,得把车主宠成‘宝宝’!”
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吴曼婷说:“第一次站在高速充电桩旁时,我还在紧张地对着操作指南反复核对步骤,但当看到一位自驾返乡的大哥因赶路没来得及研究充电桩,急得直看导航时,我立刻上前一步步引导:扫码、插枪,直到屏幕显示‘开始充电’,大哥笑着说‘多亏有你,不然真要耽误接老人了’,我在那一刻突然懂了志愿者的意义。”
正在进行后勤保障的洪偲婕说:“从帮新能源车解决充电接口不匹配的问题,到提醒车主临近满电及时拔枪、避免占用车位,从应对雨天充电的安全注意事项,到给等待的车主递上一杯热水,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慢慢成了熟练的‘肌肉记忆’,也让我真切感受到,高速上的志愿服务,拼的不仅是耐心,更是能帮人解决实际问题的底气。”
在兴泰服务区的朱怡翔说:“短短几个小时的站立与沟通,让我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艰辛与不易,在兴泰服务区,我支援所辖充电站,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充电引导、暖心送水等便民服务,为司乘人员的出行提供保障。每当成功帮助一位车主,看到他们眉头舒展、连声道谢时,我内心的成就感和快乐便油然而生,能为绿色出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小力量,我感到无比充实和自豪。”
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高速服务区上演。志愿者的身影,早已成为双节归途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穿着红马甲穿梭在车流中,在充电桩与休息区之间搭建起“暖心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而这份被需要的感动,这份亲手为他人团圆“助力”的成就感,会成为这个假期最珍贵的回忆。
图源丨福建省高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