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多措并举活化传承朱子文化
2025-10-05 09:00: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杨心亮) 连日来,千年古城同安的朱子书院热闹非凡。书院内,竹编、陶笛、生肖画、捏面人、龙虎灯等非遗体验项目人气高涨,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魅力。“孩子特别喜欢捏面人,已经体验两回了,这样的文化传承活动特别有意义。”游客陈女士说。 近年来,厦门市同安区深耕朱子文化沃土,坚持“保护为主、活化利用、创新传承”原则,通过打造品牌活动、修复历史空间、挖掘文化内涵及培育青年人才等多维举措,系统性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同安区已成功举办8届“厦门(同安)国际朱子文化节”,并举办“朱子化同 理学开宗”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品牌活动引领,深入研讨朱子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持续打造朱子文化研究与实践高地。 通过空间重塑,同安区活化历史遗存,构筑传承朱子文化的实体阵地。例如,在朱熹首仕同安并曾居住的“高士轩”及古县衙遗址基础上,建成并成功运营全球首座实质运行的“朱子书院”,常态化举办国学讲座、学术论坛、研学实践等活动,年均接待访客逾万人次,并入选“厦门市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 在系统性推进朱子文化内涵的挖掘方面,同安积极创新多样化的表达形式,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并发布《朱子化同 理学开宗》等学术著作;摄制《朱熹首仕同安》历史纪录片、《朱熹:贫而守道,天下共仰》廉政宣传片、《紫阳过化惠银同》名家访谈片等视频短片,将深厚的理学思想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故事,有效拓宽朱子文化的传播半径,使其更贴近当代大众的认知习惯。 在人才培育方面,该区开展“千年银城少年说·文脉守护青春行”活动,招募并系统培训一批志愿讲解员,以青春的视角和语言讲述朱子故事;举办“朱子之路研学营”,设计专题研学线路,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导览与学术研讨,深化新一代年轻人对朱子文化精髓的理解,为朱子学的长远研究与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