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精神灯塔,照亮古今泉州
2025-10-09 07:58: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10月1日,《泉州与中国当代艺术》讲座在位于泉州鲤城区的小山丛竹书院举行。 小山丛竹书院,作为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感受朱子文化的必访之地。步入书院,翠竹葱茏,绿意盎然,静谧离尘。院内有一座匾式石牌坊,正面书有“小山丛竹”四字。 回溯历史长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任职泉州同安主簿期间,认为这里是清源山“龙首之脉”,是传播正宗儒学的理想之地。他以“不二祠”为基础,搭梁叠瓦,种竹建亭,树坊立匾,创立“小山丛竹”并讲学其中。800多年来,这里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慕名前来,“理”与“气”的哲学思考在此代代相传。 2017年,泉州市结合“古城双修”,将“小山丛竹”复建提上日程。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项目团队在传承历史、恢复本真的基础上,力求重现“小山丛竹”的胜景。2021年5月3日,复建后的小山丛竹书院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的书院,已升级为集历史文化展示与公共文化服务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出任小山丛竹书院复建后的首任山长,策划、推进书院各类学术文化活动。 目前,小山丛竹书院已形成“小山人文讲堂”“小山学堂”“小山研讨”“小山对谈”“小山展演”“小山行读”及新启的“小山乡土教育”等七大品牌活动矩阵,肩负起“守住文脉、传承文化、滋养城市”的时代使命。 “这里不仅是朱熹讲学论道的故地,更是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泉州人耕读传家、敢拼会赢的精神图谱。(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我们要传承这种扎根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让先贤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今年暑假,小山丛竹书院为40名来自泉州各地的准大学生举办“大学前乡土文化研习班”,学员吴骏一深有感触地说。 朱熹当年通过办书院、讲学的方式,在泉州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普及和学术传播。如今,小山丛竹书院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连接古今、对话中西的重要平台,持续为泉州这座千年古城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