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福建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www.fjsen.com 2025-10-09 14:57:54 来源:人民日报

福建依托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建文旅产业精彩纷呈。三坊七巷里,行人驻足于名人故居,感受悠悠古韵;平潭海岸边,游客在码头登上游艇,体验碧波逐浪;霞浦滩涂上,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拍下如画美景……八闽大地,山海相依,风光正好。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福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为文旅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一个文化街区,既保留城市文脉,又激活市场动能。

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图源:遇见福州

漫步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红砖古厝的钟声与现代咖啡馆里的香气萦绕交融。爱国路一处历史建筑内,一场以“闽江夜话”为主题的沉浸式艺术展正在举行,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老福州码头场景,一个月就吸引参观者超5万人次;附近的乐群路,由老影剧院改造的“烟台山文化艺术中心”,多名青年艺术家在此联手办展,成为新的艺术打卡地;仓前路的红砖骑楼里,以福州茉莉花茶为主题的新式茶饮店将传统茶艺与现代调饮相结合,由老邮局改造的“邮局咖啡”借助特色邮戳拉花吸引顾客前来探店。

隽永文化味,是福州文旅市场活起来的厚重底蕴。

福州传统装束技艺“三条簪”火遍网络,成为福州文旅新的“流量密码”;《最美茉莉花》等一批沉浸式旅游演艺广受游客好评;举办海峡民俗文化活动等超150场非遗主题活动,带动街区人气旺、消费热。

一座海岛小城,既可饱览无限风光,又能够畅享乐趣。

落日余晖下,海风轻拂面庞。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东澳中心渔港22号游艇码头,工作人员周亚弟拧动油门,马达轰鸣中,载着游客的摩托艇疾驰而去,水花四溅,一片欢声笑语。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格外多,每天工作日程满得很!”周亚弟笑言。去年投入运营的22号游艇码头,已建成49个泊位,引入帆船、游艇、造浪艇、摩托艇等多样化海上体验项目,成为平潭滨海旅游的新地标。“在这里,游艇旅游正朝着大众休闲的方向持续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彦说。

68小镇 图源:中国平潭

猴研岛上的“68小镇”,同样热闹非凡。文化市集上,古早味花生糖、现做鱼丸等美食吸引游客排起长队。夜幕降临,沙滩边的露天剧场举办海岛音乐节,人们在星空下随着音乐舞动,尽情享受海风与音乐的融合。

从“环岛游”起步,平潭海上旅游半径正不断延伸。今年上半年,平潭接待游客540.54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55.32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3.2%和17.3%。

一方山水人文,既涵养生态底色,又打造文旅亮点。

莆田荔城区北大村里,十几名学生坐在树下,听带队老师讲述莆田的文化底蕴。

北大村,依水而生、因荔枝闻名。当地依托1500余棵荔枝树建设“荔林水乡”公园,泛舟于沿溪河道,周围荔林繁茂,令人心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惬意之感。

北大村的发展一方面立足于千年荔林的生态禀赋优势,另一方面将“荔枝”与“励志”相结合,积极开展研学活动,把高校主题嵌入园地。荔城区西天尾镇党委书记陈君表示:“目前,北大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30%,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宁德霞浦民宿 图源:文旅宁德

从最开始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670家左右,宁德霞浦民宿从少到多,从有到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游客走了后还想再来。霞浦民宿去年全年营业额超4亿元,有2万人从事民宿相关行业。

“这是我第二次来霞浦了,这两天天气不错,日出很好看。”来自广东的游客郑嘉欣说,“这里的民宿价格实惠,听说还可以体验直升机,我准备去试试。”

“我们正在推广民宿酒店‘一年一定价,全年不加价’,改善游客体验,让游客们玩得开心,也住得开心。”霞浦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郑信旋说。

国庆、中秋假期,福建省累计接待游客逾4600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38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山海人文共同绘就的文旅新篇,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走进福建,留下美好记忆。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