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秋月,我和乡人一行前往南疆旅游;今年金秋,我和福州友人相约北疆之旅。不管南疆还是北疆,我们无不为“大美新疆”壮丽景色所打动,赞为:人间仙境!
今年一行6人有金融工作者、大学教师、警察、律师和传媒人,他们或退休或在职,学养高深,被美景所陶醉,更加意气风发,一路高谈阔论,吟诗作文,而我自知学浅,在副驾位置听讲学习。
林左二公 功高盖世
欣赏美景,摄影留存之余,自然聊到林则徐、左宗棠与新疆。
林则徐1840年鸦片战争失利后,因遭投降派构陷,被贬新疆,然而林公在疆却作出巨大贡献:修建阿齐乌苏大渠龙口工程,首创“坎儿井”灌溉体系;3年内勘丈南疆耕地37万公顷,推广内地耕作技术,安置流民建立军屯;绘制边疆地图,提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的战略预警;设立惠远城“义学”招收维吾尔族儿童,编写《劝诫新疆士子文》推广汉语,提倡汉维通婚,促进技术交流与文化融合……林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让我等闽人引以为豪,敬佩不已!
而左公宗棠则为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立下汗马功劳!
1875年前后的清王朝内忧外患,中亚军阀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沙俄趁机强占伊犁,朝廷上有重臣主张放弃新疆,左公拍案而起:新疆若失,蒙古必危;蒙古动摇,京师岂能安枕?此乃肢解中国之始!慈禧为他的决心打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抬棺出征,主导了清军收复新疆的战争,历时3年,彻底粉碎了阿古柏“哲德沙尔汗国”及英俄吞并阴谋。他制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战略,先攻占北疆薄弱据点(如乌鲁木齐),再南下收复南疆八城,仅用一年半时间恢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此战直接遏制了领土分裂,为后续1881年《伊犁条约》签订、沙俄归还伊犁奠定军事基础。
左公以“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说服清廷,确保新疆未被放弃,并整合资源西征;战后多次奏请清廷改革行政体制,推动1884年新疆正式设省,强化中央对疆直接控制;在哈密、巴里坤等地开垦荒地数十万亩,军队“且耕且战”,解决军粮短缺问题,并恢复当地农业生产;主导兴修水利渠道,改善干旱环境;大规模种植“左公柳”沿驿道防风固沙,兼具交通与生态价值。
左宗棠像
助左西征 首功步云
大家歌颂林左二公,我接过话茬提醒:游新疆我们缅怀林则徐、左宗棠,可还应该记住我老家福安市当年有位坦洋工夫茶商大名——吴步云!
左宗棠率军西征,时年清廷国库空虚,慈禧要左公自筹解决军饷,左公四处筹集,闽省坦洋工夫茶商吴步云闻讯,慷慨献资十万银两助左西征。
近日,友人小范多方查阅资料,使今人方知当年坦洋茶的辉煌与茶商义举。
据《申报》同治十一年第二版报道:闽省茶商踊跃报效西饷:闻得陕甘总督左宗棠大人西征剿匪,需饷浩繁。闽省茶业同仁深明大义,共聚公所,议决报效军饷。其中,坦洋茶商吴步云君,独力捐输巨万,为首功之臣,实为吾闽商界之楷模。
又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录副奏折:闽浙总督何璟奏为茶商捐输西饷恳请恩奖事:窃据福宁府详报,该府属福安县茶商吴步云,感念朝廷恩德,情愿报效西征军饷库平银十万两。查该商急公好义,实属难得。……可否恩准俯赐准其于原籍自行建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以示旌奖而昭激劝。
福安县时为福宁府所辖,《福宁府志·人物志·义行》载:吴步云,坦洋人。以茶业致巨富,然好义急公,未尝吝啬。时左文襄公西征,步云倡率茶商,捐饷银十万两以佐军需,文襄公手书“茶惠边陲”匾以旌其功。自是,吾闽茶商之声誉,闻于天下。
吴步云还致书左宗棠提出减轻茶税,以利生产贸易之建议,促使清廷改革茶税。《吴步云家书》第五卷有一篇《禀左宗棠大人书》:
钦命督办新疆军务、陕甘总督部堂左大人钧鉴:
敬禀者,窃商吴步云,福建福宁府一茶贾耳,远在东南海滨,然仰慕大人旌旗西指、收复山河之壮怀久矣。每闻捷报,闽中商民无不欢欣鼓舞,深感国家强盛,乃吾辈商贾经营之根本。
今闻大人为保境安民,军需孔亟,云虽一介布衣,亦知匹夫有责。窃思闽茶虽为小物,然上关国税,下系民生。云不揣冒昧,愿率闽省同业,报效“西征饷银”十万两,略尽绵薄,以表对王师之赤诚。
然云亦有切肤之痛,不得不冒死陈情。近年来,茶市疲敝,洋商压价,而闽江沿途厘金层层叠加,吾辈茶商实已不堪重负。往往一担茶叶运至海口,厘税竟占其值十之二三,致使成本高昂,竞力日衰。长此以往,恐源枯流断,非但商贾破产,亦损朝廷税基。
故斗胆恳请大人,念在东南商民报效之微诚,能否奏请朝廷,酌减闽江茶船厘金三成。如此,则商困得纾,必能焕发活力,扩大经营,届时朝廷所收之税,未必少于今日。此举犹如养鸡取卵,泽被长远。
云深知国事维艰,本不当以此商贾之事烦扰钧听。然此举若能成行,实为保全闽茶、稳固东南税源之善政,与大人巩固西北、安定天下之大业,异曲同工。
愚诚所至,干渎威严,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福建茶商吴步云谨禀
左宗棠收到吴步云来书后向清廷呈奏折,同时商请闽浙总督何璟与福建巡抚岑毓英共同奏请朝廷,促成降低闽茶税赋三成。
这确实是鲜为人知且感人至深的故事,同车一行人听我如此这般之说,无不夸赞吴步云忧国忧茶、高风亮节的情怀!
“坦洋”进疆 有待进取
闽人出门总忘不了带上自己喜欢的茶叶,我们一行人个个爱茶,警察同志甚至带茶具一套以便路上聚众品茗。他们有带武夷岩茶、老枞水仙、松溪九龙白或茉莉花茶等,而我却带上坦洋情、凤鼎翔、团月和牡然丹牡等4款不同品牌的坦洋工夫茶,除一盒“坦洋情”送新疆友人外,其余3款小泡袋装的留着自喝。由于旅途景点遥远,每天都在赶路,十天旅途只有在阿勒泰、那拉提、唐布拉的两晚上一下午静下心来品茗赏茶、谈天论道。
到那拉提的下午,我们车上聊茶正欢,忽然微信收到“凤鼎翔”老板发来消息,说他们茶叶被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礼茶,大会提议者——德国第十任总统、世界中小企业联盟主席武尔夫先生喝了坦洋工夫后称赞不已!当晚,我们6人各取自带茶叶一泡,摆开PK,最后公认这款“花果香”的坦洋工夫气压群芳!
明清福安茶叶水陆两路并举,走向世界。水路,经福州、广州口岸销往欧美和东南亚。陆路,即“北路茶”往寿宁、周宁入闽北,与万里茶叶之路联通,由晋商从武夷山分为两路,一路往呼和浩特,一路往张家口,走军台30站向北行14站到库伦,再到“买卖城”、恰克图,而部分则西行进入新疆。茶叶是新疆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深受欢迎。
2008年南安老板王先生代理“茗红”坦洋工夫,在乌鲁木齐、伊犁开设专卖店10多家,生意兴隆,四五年后因某种原因停业了。王先生告诉我:“以他的亲身经验看,新疆人爱喝红茶,坦洋工夫在新疆地区是大有可为的!”可遗憾的是,现在我不管乌鲁木齐、阿勒泰、那拉提,还是新疆其他城市,都没有见到坦洋工夫,或许是我没见到,倒是大红袍、正山小种、政和白茶等闽茶在茶店、宾馆等地频频出现。乌市新市区中亚北路一幢大楼一楼的茶店数十种茶品也未有坦洋,来自安溪的美女林老板也仅说有听说过坦洋工夫。看来,坦洋工夫还需扩大知名度,推广方式还需改进和加强。我赞吴步云、坦洋茶与新疆之缘,也叹今日新疆未出现更多坦洋茶店。如若新疆人遍喝坦洋工夫,吴步云君也含笑九泉了!
近年来新疆发展突飞猛进。我想,抓住机遇,再续良缘,坦洋工夫挺进新疆一定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