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闽南花砖:异域番花的本土绽放
www.fjsen.com 2025-10-14 09:06:03 秦文斌 来源:福建日报

“海天堂构”花砖

泉州花砖

闽南水泥花砖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常被应用于番仔楼建筑的室内地面与墙面装饰。作为近代闽南地区海外贸易催生的建筑装饰艺术形式,水泥花砖经历了由舶来品到本土化的互鉴交融,成为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水泥花砖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装饰材料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被称作“马赛瓦”。而后,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相继大规模量产,迅速风靡欧洲,又经殖民扩张传播至全球。在南洋风格中,花砖的装饰纹样在地化地呈现为莲花纹、蕉叶纹、棕榈纹等热带植物元素,同时出现了万字纹、菱花纹等东方边饰元素。在色彩上,因热带地区室内视觉降温的需求而多倾向于孔雀绿、石青等高饱和冷色的使用。此外,南洋水泥花砖明确了以中心主纹、角花、围边为组合的构图样式法则,这一法则在其传入闽南后被沿用,对闽南花砖装饰面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843年,厦门新辟为通商口岸。商品进口的合法化,使得欧洲水泥花砖在风靡东南亚之际迅速辗转传入厦门,进而影响辐射闽南地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进口花砖,因其造价、运输成本高昂,多为华侨斥资采买回乡建楼,以彰显财富地位。1910年的《厦门方志》中提及“士绅住宅中盛行花砖铺地”,可见此时这类洋风装饰在厦门已相当普及。

现存福海卢厝、廖氏资政第“万石楼”以及鼓浪屿“海天堂构”的花砖装饰是这一时期厦门地区的典型案例。位于思明区的福海卢厝兴建于1905年,大厝深井内长廊和厅堂均铺设有阿拉伯传统八芒星样式黑白花砖,传为屋主人、南洋侨商卢安邦由法国船运进口;位于湖里区的廖氏资政第“万石楼”兴建于1909年,洋楼室内地面铺陈大量南洋进口花砖。相较于卢厝,“万石楼”花砖样式更具南洋特色,花卉藤蔓繁复精美、色彩丰富细腻,工艺为同时期进口花砖翘楚;鼓浪屿“海天堂构”别墅群兴建于1921年,为旅菲华侨黄秀烺与好友黄念忆合建,是近代厦门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别墅内遗存有10余款不同样式的南洋花砖,其中包括有大量八芒星、四瓣花、八瓣花等传统欧式图案。这些花砖质地色泽深沉浓郁,整体面貌强烈表现出闽南文化“尚红”的审美倾向,白底红花的“番仔砖”预示着闽南本土花砖时代的到来。

在泉州,晋商“十户九侨”的历史传统使得南洋花砖同样盛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晋江市深沪镇的陈而铿故居。该楼建于1918年,是这一时期泉州侨乡建筑的典型代表。故居室内廊道遗存大量暖色八芒星花砖铺地,厅堂铺设有郁金香、蕉叶纹组合样式花砖,米底红花绿叶,色彩清丽活泼。这一色彩审美倾向在20世纪20年代泉州本土花砖的制砖风格上得到延续。

1919年,民国政府厦门市政委员会成立,着手城市建设与改造。这一时期,厦门地产开发建设活动繁荣,适逢大量华侨回乡置业,洋风装饰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前景。1921年,爪哇华侨陈森严在鼓浪屿创办新南洲花砖厂,这是中国最早正式投产的水泥花砖制造厂之一,标志着闽南地区水泥花砖的使用从依赖进口走向国产化。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迎合地域审美,陈森严亲自开发了39种矿物着色剂与200多种图案,使得花砖生产本土化和市场普及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花砖图样的色彩设计结合闽南“尚红”文化,搭色以大红、土红、大黄、黄绿等暖色为主,寓意红火吉祥。题材内容除了吸收欧洲经典的几何图样(如棋盘格、八芒星等)之外,还进一步融合中国吉祥文化与市民审美,增补了海棠纹、牡丹纹、瑞花纹等纹饰。这些花卉纹饰秀美蹁跹、蒙络摇缀,具有中国独特的盘缠式美感。新南洲花砖的图案构图基本沿用南洋陈式,以中心主纹、角花、围边组合的四方连续图案为主,但在装饰元素上突出了花卉纹饰的国风趣味,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折中主义风格。

继新南洲花砖厂之后,1928年印尼华侨吴序胄于泉州浮桥金浦村创办协成花砖厂。办厂初期,吴序胄请来印尼制砖师傅进厂指导授艺,培养本土制砖人才,一时间花砖厂遐迩著闻。泉州协成花砖厂在花砖色彩设计上依然体现以黄、绿、红为主调的区域审美,花砖图案风格偏好端庄清丽,与新南洲花砖的华美秀丽略有差异,二者各有韵致。在图案题材上,泉州花砖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如番薯纹等闽南本土吉祥纹饰,市民生活气息愈发浓郁。

抗战时期,新南洲花砖厂和协成花砖厂均因战乱停产,但作为20世纪初闽南花砖产业的双星,通过创造实践完成了舶来花砖产品的在地化转型,确立了闽南花砖的典型面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工艺遗产。

20世纪50年代,为汇聚侨心、安顿归眷,厦门市择址公园西路、赤岭一带,始建华侨新村。1956年,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应时成立,沉寂多年的南洲花砖厂随之复苏,易帜“厦门花砖厂”,以供应新村地面装饰铺装。自此,花砖不再囿于别墅雅筑,也与红砖水磨石等材料并用,装饰于群居侨宅与独户庭园之间。这一时期的花砖样式丰富灵活,空间应用广泛,呈现出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花砖遗存多集中于厦门华新路旁的老村旧楼,砖色仍承续南洲旧韵,绿、黄、褐、红交织,图案上开始出现较为抽象、更加现代的杂色花纹。

风尚殊异,世运流转。闽南花砖以其独特的装饰魅力记录了本地的时代气韵,成为闽南侨胞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缱绻载体,是中国近代海丝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如今已跃出建筑装饰之旧囿,依托历史建筑遗存、城市空间更新与文创产品衍生等多重媒介,实现文化价值的当代重塑与拓展。从泉城古早味复古公交,到唤醒乡愁的“旧物仓”,再到重拾匠心的“见南花”,花砖已成为闽南地区独特的怀旧媒介和美学符号。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