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奋勇争先系列述评⑦|区域同频 城乡共振
www.fjsen.com 2025-10-15 08:11:16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0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福建,是立体多面的。

纵横交错的山脉挺起向上的脊梁,曲折绵长的岸线舒展开放的胸怀。走过最美山海间,浸润人间烟火气。榕城的坊巷赓续城市文脉,鹭岛的风帆鼓动时代脉搏;客家土楼浓缩世界的方圆,闽南古厝再现古早的风情。

山歌与潮音,交响和鸣;萤火与霓虹,交相辉映。福建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奏响一支山海同心、城乡共融的协奏曲。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这既是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又赋予福建新的更高要求。

福建始终牢记嘱托,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坚持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今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全会强调,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探索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要努力做到全域整体的示范、全面协调的示范、全民共享的示范等“三个示范”。

立足全域整体

下好八闽“一盘棋”

厦门与龙岩,一个是沿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一个是闽西革命老区、资源富集的生态腹地。8月,这对老朋友再度碰撞出新火花:双方共建的“科创飞地”——厦龙山海协作科创园揭牌。

作为山海协作最新成果,科创园开拓了“飞地经济”新形态——厦门研发+龙岩生产。园区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丰富的人才资源、成熟的产业体系及科教配套优势,为入驻企业搭建集研发、营销、招引人才于一体的创新平台。目前,园区已吸引紫金矿业、龙净环保等27家龙岩企业入驻,拥有研发人员700多人。

一块“科创飞地”,一头连着科创高地,一头连着制造基地;一场“双向奔赴”,问海借力,向山聚力。类似的破圈与融合,在福建山海城乡之间蔚然成风。

厦龙山海协作科创园 图源福建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一座座山海协作产业园犹如一对对“双子星”隔空闪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无限缩短心理距离;宁德时代的产业链,沿着山路向内陆延伸,带动山区配套产业崛起;武夷山的茶香沿着“丝路海运”的航线飘向四海……跨过山与海的距离,越过城与乡的鸿沟,全省“一盘棋”布局有序、落子有力。

闽在海中,亦在山间。山海兼备的地貌,塑造了一个立体多元的福建,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要求必须树牢全省“一盘棋”思想,立足经济大省挑大梁,自觉站位全国发展大局,把全省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不断提高发展的整体效能。

横向上,促进省内山海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新时代山海协作按下“升级键”。优化对口协作关系,建立福州-南平/宁德、厦门-龙岩、泉州-三明市级对口协作关系,优化32对县级协作关系;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等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打造多种形式的山海协作平台,重点建设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南平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等6个重点“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完善山海间公路网络,实施“乡镇便捷通”“邻县高速通”工程。

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跑出“加速度”。出台实施系列革命老区重大政策、规划,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三明、广州-龙岩开展对口合作;实现“市通动车、县通高速、镇通干线、村通客车”;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去年龙岩、三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二。

纵向上,促进省内市、县、乡村融合发展、共同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总体部署,出台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两大都市圈高质量建设行动,福州滨海快线正式开通运营,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加快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行动,统筹开展9个城乡融合试点和10个城镇化潜力地区试点,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8%。

立足全域整体,坚持双向发力,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正不断收窄。一组数据佐证: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57元,最高的厦门市是最低的南平市的2.05倍,差距比2023年缩小0.02,在经济大省中位居第三;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06,比2023年优0.04,比全国平均水平优0.28。

聚焦全面协调

激活发展“一池水”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推动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随后,省林业局遴选确定了首批24个试点区名单。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在武平,广阔的林下空间化身“聚宝盆”,好生态滋养出好产品;在沙县,一张“福林票”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在周宁,森林碳汇交易让“卖空气也能挣钱”不再是天方夜谭;在南靖,森林康养基地成为生态旅游热门目的地……这是对森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具象表达,也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关系的生动阐释。这背后,是福建一以贯之的全面协调发展理念。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既发挥各自优势锻长板,又聚焦各自弱项补短板,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

厦门科学城 林梓健 摄

看都市,引导中心城市集聚创新资源、发展服务经济,闽都创新实验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80多项,厦门科学城核心区已汇聚企业和机构超1800家,泉州时空科创基地完成第一代低频时码授时芯片研发;看县域,安溪的铁观音、蕉城的锂电池、福清的汽车玻璃、德化的陶瓷、平和的蜜柚、上杭的金铜……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正以龙腾虎跃之势,联动城乡,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看乡村,茶叶、蔬菜、水果、畜禽、食用菌、水产等10个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即将突破3亿元,越来越多地方“小特产”成长为强县兴业富民“大产业”。

文化“软实力”锻造出发展“硬实力”。

从平原到高山,从山村到渔家,从畲乡到客邑,红色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农耕文化兼容并蓄,美美与共。它们共同滋养出福建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独特气质。福建坚持文化赋能,推进山海文旅深度合作,协同开发跨区域“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了一批省级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打造“一路山海一路歌”环闽动车十大精品线路,6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越来越畅通。

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蹄疾步稳,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持续深化闽江、九龙江流域综合治理,累计投入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超97亿元;协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成全省统一的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金额分别超过18亿元、27亿元;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持续为全国深化林改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

……

如果山海城乡是一幅山水画,那么福建的调色盘上从来不只单一色调,组织本色、生态底色、产业特色、文化亮色、民生成色共同调配出彩墨丹青,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对标全民共享

绘就共富“一幅画”

国庆前夕,新建温州至福州高铁按下开工建设“启动键”。

20年前,全省首条快速铁路温福铁路破土动工。这条“希望路”打通了闽东越山向海的通道,也开拓了闽东群众摆脱贫困的通路。20年后,更高标准、更加便捷的新建温福高铁呼之欲出。这条“升级路”即将带领沿线群众奔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通达美好生活的“梦想空间”。

“大通道”联通山海,“微循环”联动城乡。

沈海高速上,驿坂服务区开启乡村振兴新入口。服务区后方增设涂岭收费站,实现高速公路与G324国道连接贯通。来自福州方向的车辆,20分钟内可直达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遍览玉笏朝天公园、虎岩禅寺、黄素石楼等景点。这源自福建首创性推进的“两通工程”:邻县高速通,通过高速公路把相邻的县与县相连,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便捷通,通过在服务区后方增设出入口等方式,提高乡村通达高速公路便捷水平。

“大动脉”与“毛细血管”交织成的交通网络,通山达海,贯城串村,最终抵达美好生活目的地。这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终极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全民共享的示范,要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基础设施围绕人口配:超八成陆域乡镇实现30分钟内便捷通高速;所有乡镇和九成以上建制村实现5G网络覆盖;基本建成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建制村客货邮服务100%全覆盖。

公共服务跟着人口走:持续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基本覆盖所有乡村学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基本部署至全省所有建制村、社区,实现五级联网。

当山与海在协调发展中同频共振,当城与乡在融合发展中同轨共进,发展的鸿沟逐渐弥合,共同富裕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在闽北山区,一只“鸡”串联起致富链。光泽县龙头企业圣农集团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围绕白羽肉鸡产业链,支持村集体兴办、联办乡村振兴工厂,带领老乡驶入现代农业“快车道”。

秀丽的滨海风光的东山县澳角村。 游庆辉 摄

在闽南海岛,“海”的文章谱写新篇。东山县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海产电商等现代渔业发展提质增效,乡宿、乡游、乡购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去年,东山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在闽西老区,“红土地”上唱响“绿之歌”。在长汀县,经过一代代人努力,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火焰山”早已成为“花果山”。如今,老百姓吃起了“生态饭”,林药、林菌、林花、林禽等林下经济不断扩容,森林生态旅游渐成潮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带来新增长点。

风从海上来,越过山丘,涌动千里绿涛;声自山中起,拂过帆影,应和万里潮声。山海相逢处,城乡共奔赴,在“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中求取“最大公约数”。这支山海城乡共同参与的协奏曲,正越唱越响亮。

责任编辑:李雅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