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17日报道(本网记者 郑琦 张立庆 文/图)金秋十月的东山岛天高海阔,铜陵镇岵嵝山麓,关帝文化产业园在涛声中迎送着一拨又一拨游客。园区的核心,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的东山关帝庙已在这天风海涛间,陪伴东山岛走过600余年光阴。古庙红墙围住的不仅是680平方米的土地,更是一座浓缩着剪瓷雕、石雕、金漆木雕、鎏金画等艺术瑰宝的“闽南建筑艺术博物馆”。它守护着关帝文化与信俗的根脉,默默见证着源远流长的两岸情。
东山关帝庙吸引往来游客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漳州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内考察。在聆听了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的介绍后,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一年来,在东山全县齐心协力落实嘱托的奋斗践行中,来自不同岗位的女性以属于“她们”的才情与担当,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注入新活力,让关帝文化焕发动人光彩。
妙语·她用声音讲述文物精华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太子亭便是东山关帝庙的华彩篇章。屋脊上,“八仙骑八兽”“樊梨花征西”“穆桂英挂帅”等一组组剪瓷雕造型在日光下流光溢彩、精巧绝伦,洋溢着闽南民间艺术蓬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总是在第一时间吸引住游客的目光。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讲解员韩冬的讲述也从这里开始。
韩冬在关帝庙内进行讲解
“太子亭屋脊上的剪瓷雕工艺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工匠们先用泥胎捏制各式造型,再将彩瓷剪裁、打磨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小瓷片,逐颗镶嵌。工序虽然繁复,但却让这些造型拥有了历经风雨剥蚀和岁月洗礼仍鲜艳如初的色彩。”韩冬亲和地微笑着,将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之美和文化底蕴向参观者娓娓道来。
关帝庙屋脊上剪瓷雕造型精美绝伦
今年是韩冬在园区担任讲解员的第四个年头,去年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帝文化产业园内的考察为她带来了全新动力。“最直观的感受是,循着总书记足迹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流明显增多了。”韩冬坦言,“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嘱托也让我也感到讲好关帝文化故事的责任感、使命感变得具体而强烈。”
为了更好地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言”,这些年来韩冬不断精进着自己的讲解水平。从起初生硬的照本宣科,到如今能够生动流利地讲述东山关帝庙何以独特、庙中碑刻上记载着哪些故事、关帝与东山人民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联结,韩冬在自觉学习关帝文化与挖掘在地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打磨形成了更有趣味和故事感的讲解词。
“每位客人的关注点都不同,有些对建筑历史感兴趣,有些喜欢听故事,有些更关注传统工艺或者东山文化。”在讲解过程中,柔细而敏锐的特质让韩冬能够及时察觉听众的情绪变化和兴趣所在,从而适时调整讲解的侧重。
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每年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期间,韩冬都会在东山关帝庙见到众多台胞跨越海峡,赴此谒祖寻根。面对他们,韩冬不仅着重介绍关帝香火在两岸传续的渊源,还借助东山博物馆中新旧石器时期的考古实证,娓娓道出闽台之间地缘相接、文缘相承的深厚连结,用生花妙语道尽文物精华的同时,更唤醒“两岸同胞一家亲”的深沉共鸣。
每当这时,这座历经六百年时光的香缘祖庙,便更超越了一座文物建筑,更像一条连接两岸情感的坚韧纽带,化作一片两岸同胞共有共享的精神原乡。
匠心·她用智慧搭建文化空间
碧海蓝天之间,东山岛朝圣楼巍然矗立,俯瞰万顷波涛。作为东山关帝庙核心配套工程,这座由海峡两岸关帝信众共同捐资兴建的七层楼阁正被赋予新功能、注入新生命——其内部空间迎来全面转型升级,以“共同记忆、共情表达、共融发展”为主线的海内外(福建东山)关帝文化展正在稳步推进中。
吴秀清既是关帝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负责人,也是关帝文化展策划筹备项目的主要成员之一。据她介绍,今年6月,四省六市齐聚东山,召开“关圣文化史迹”申遗联席会以来,“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工作便驶上快车道,关帝文化产业园也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朝圣楼关帝文化展示馆等配套工程的搭建,满足申遗要求的同时,也让东山关帝文化的内涵得到更充分全面的展示。
“朝圣楼内关帝文化展策划和设计的初案已经成熟,目前正在进一步打磨施工细节。”吴秀清说。如何让历史悠久的关帝文化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如何更科学地规划朝圣楼内部空间,给游客最佳观展体验?作为团队中的女性成员,她以细腻视角和专业能力为展览设计提供了诸多新考量、新思路。
根据最新方案,游客将不仅能通过静态的文字与文物遗存了解关公生平、“帝祖”信俗缘起、关帝文化传播历程等知识,还可以通过东山关帝庙3D模型与全览互动装置,深入欣赏其榫卯之精巧与三雕之华丽;在“关圣帝君戏台”前,观一场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枝木偶戏精彩演绎的关帝故事;在东山关帝签互动打卡区,抽一根关帝祈福签,寄托一份“时来运转”美好愿景……生动与互动,让古老的文化信俗变得可感可触,“我们想通过智能、现代的手段,让关帝文化展现出更有趣的面貌,拉近它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吴秀清说道。
关帝文化展内关圣帝君赴台起驾造境主题装置概念图(受访者供图)
东山关帝签互动装置概念图(受访者供图)
在规划楼层功能分区时,吴秀清还充分发挥出女性对服务细节的敏锐洞察,兼顾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游览节奏与体力分配,将展览、休憩、文创有机结合。在关帝文化产业园中,像吴秀清一样为传承与保护关帝文化辛勤奉献着的女性工作者还有许多。从直面游客的讲解接待、富有创意的活动策划,到精细的舞台搭建、全面的行政保障,各个环节都凝聚着属于“她们”的智慧与汗水。
“我们女性工作者确实会特别注重细节。”吴秀清笑道,“就像总书记说的,这些文化遗产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那么,把这些文物保护好,把这片文化空间利用好,我们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巧思·她用设计连接文化与大众
从关帝文化产业园出发,向西而行,很快便会来到著名的顶街。这条800余米长的古街与东山关帝庙同建于1387年,既串连着纶章垂耀坊、南溟书院、答阳宫、总镇衙等文物古迹,也容纳着时下许多风格十足的文创店、咖啡馆、独立书店与民宿。
顶街,各类文创店、咖啡馆、独立书店将产业园区点缀的更具魅力
在“纶章垂耀·科第开先”石牌坊下,吴姑娘手信·东山有礼文创店静静营业着,温馨的鹅黄色外墙上,活力十足的吴姑娘Q版形象与高大庄重的石牌坊相映成趣,切片一样浓缩着顶街的气质:历史底蕴交织着青春气息。这种气质也被店铺的经营者、漳州屿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真及其团队成员敏锐地捕捉,并融进了“关小宝”文创形象的设计之中。
青春洋溢的文创店与庄重古朴的石牌坊相映成趣
“这套以关帝文化为内涵的‘关小宝’形象,从IP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年轻群体。你看,围绕IP设计出来的一系列表情包、冰箱贴、手机支架、车载摇摇乐,走的都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年轻化表达的路线。”吴华真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着关小宝IP全套共7种款式。
“关小宝”IP文创冰箱贴、车载摇摇乐
不同于《三国演义》中面如重枣、勇猛威仪的关羽形象,由全女性设计师绘制的“关小宝”形象显得更加可爱可亲,“大展拳脚”“马到成功”“霉运走开”“指定发财”等寓意也使关帝文化以更轻松活泼的方式融入日常表达——关小宝抱着东山特色水产巴浪鱼的“摸鱼”款式深受广大“打工人”喜爱;在高考季、毕业季,“马到成功”“大展拳脚”款式的笔与摆件总是成为畅销;在关帝文化旅游节上,印有关小宝与东山关帝庙同框图样的帆布袋极受台胞青睐。东山关小宝IP也在2024年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创大赛中荣获银奖。
吴华真展示颇受台胞青睐的“关小宝”IP文创帆布袋
尽管“吴姑娘”的文创在东山已小有名气,身为企业总经理的吴华真还是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在我看来,形象是引子,关键是传递出关帝文化的深邃内涵。”吴华真说。“关小宝”IP只是吴华真团队传承关帝文化的第一步,未来,她们还将尝试以声音、视频、插画、打造“关小宝带你游东山”导览地图等更多方式和创意,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让关帝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
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舞台上,女性从未缺席。
从韩冬妙语连珠的娓娓道来,到吴秀清匠心独运的空间营造,再到吴华真独特新颖的创意赋能,东山关帝文化的当代“知己们”以女性的柔细、勤恳与智慧,让古老的关帝文化跃动起与时代同频的脉搏,让“忠勇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核成为更多人心中照耀不熄的价值灯塔,更让这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走向更辽阔的时代舞台,抵达更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