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期间,三明车主陈先生在驾车途经泉南高速泉州段时,因突发情况与路侧防护栏发生碰撞,导致部分波形护栏及轮廓标等路产设施受损。面对突发事故,陈先生一度感到焦虑,既担心影响假期安排,也对需先行垫付路产赔偿款感到压力。现场高速执法人员及时介入,主动向其介绍了"福路无忧——路产快处直赔"服务机制。
在执法人员耐心讲解和协助下,陈先生当场签署了理赔授权书。执法人员随即高效完成现场勘查与损失核定工作,并将定损信息实时推送至其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当天,理赔款项即由保险公司直接划转至省财政指定账户。"确实非常省心!原本已做好了多次往返、协调理赔的准备,没想到现在一次都不用跑,执法部门和保险公司就全程办结了。这项服务真正从我们车主的角度出发,解决了实际困难!"陈先生在事后电话回访中表达了由衷的认可。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理赔难题。在"福路无忧—路产快处直赔"机制推行之前,高速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流程相对复杂,涵盖路损勘查、当事人垫资、保险理赔等多个环节。因执法追偿程序与商业保险理赔流程相互独立、标准不尽统一,车主往往需要多次往返奔波、重复提交材料,导致案件处理周期普遍偏长。"垫资压力大、流程环节多、易发理赔纠纷"成为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
创新服务机制,实现"一键直赔"。为有效解决群众关切的理赔周期长、手续繁琐等痛点,"福路无忧"机制创新推出三项服务举措:一是推行"数据互通"模式,将执法勘验照片直接作为保险理赔定损依据,路产事故现场平均处理时间缩短约60%;二是建立"直付通道",通过系统对接实现赔款直接支付至省财政非税账户,车主实现"零跑腿";三是实施"标准双轨"机制,以199项省级标准化清单和66项协商清单为基础,有效统一不同高速运营单位间的定损标准,化解理赔争议。
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群众体验。该机制在泉州地区推行五个月以来,已成功办结路产直赔案件82起,初步构建起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理赔周期由原来的7至15天大幅压缩至平均1至2天,部分简易案件实现"当日受理、当日赔付"。新机制不仅有效缓解了车主的资金垫付压力,也节约了误工、交通等隐性成本,显著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下一步,泉州高速执法支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路产案件处置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高速公路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优化公众出行体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样本。(泉州高速执法支队 许常智、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