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东南网10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 文/图)今日上午,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海上风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汇聚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共商海上风电发展大计,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指导,福州市人民政府、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主办,国网福建电科院、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以“追风逐电·链动未来”为主题。葡萄牙工程院院士、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卡洛斯·格德斯·苏亚雷斯、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益群、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毅峰、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所所长王德辉、金门大学电机系教授李金谭、福州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罗宇、中国电科院新能源所所长秦世耀、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果、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上综合解决方案专家姜桐举分别作了题为《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oating Offshore Wind》《海上风电产业链实践与展望》《浮式平台和风机的一体化设计及应用》《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未来走向》《离岸风电并网和电力调度》《面向海上风电消纳的氨氢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机组仿真与实验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超高压海缆如何突破深远海输电瓶颈》《风电装备高质量发展与深远海路径探索》的主题报告。
各位专家分别从技术前沿、产业协同、政策机制等多维角度,深入探讨了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的可行路径与创新模式,为海上风电更有效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风从海上来——福建海上风电装备专题展”,了解国网福建电力、三峡福建分公司、华电福建公司、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太阳海缆、硕橙科技在福建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情况及发展成就。
专题展上,三峡集团携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及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亮相。三峡集团在福建平潭、长乐、福清、莆田、漳浦等地建成一批代表性项目,装机规模达116.64万千瓦,约占福建省30.46%。
东方电气展出全球首创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综合能源岛及全球单机容量最大且叶轮直径最长的26MW海上风电机组等;国家电网带来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并网技术,依托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多角度呈现“研发-试验-并网”全链条创新等。
福建海上风电的崛起,依托于其优越的资源禀赋。绵长曲折的海岸线,孕育出顶级的风能富矿。近年来,福建省加速海上风电规模化建设,海上风电纳入国家五大基地规划。目前福建省海上风电消纳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81.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