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同安:山海作答 奋楫争先
www.fjsen.com 2025-10-19 08:33:06 来源:东南网

科学城1号孵化器 夏海滨 摄

军营村全景图 夏海滨 摄

东南网10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郑素描)千年银城,四海同安,改革开放的创新激情在这里涌动。

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再次为福建、为厦门发展领航定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山海作答,奋楫争先。

目标定,方向明。一年来,同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岸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绘就区域发展新蓝图。

目前,同安区拥有国家、省、市级以上科创平台16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2家,厦门科学城核心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900多件;汇聚厦门时代、海辰储能、中能瑞新等新能源企业,产业集群崛起,产业投资落地基金达400亿元;“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达41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聚集台资农业企业72家……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新答卷。

科创赋能

产业“新势力”活力迸发

上半年,海辰储能40吨级“大型充电宝”搭乘“中海黄海”轮,从厦门远海码头出口美国洛杉矶,打破了厦门港海运出口同类型产品单体重量和电池容量两项纪录。

作为福建首批、厦门首家中国独角兽企业,海辰储能年产值超百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是落子同安的新能源龙头企业。

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科技精准匹配产业需求,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在今年的RE+全球可再生能源盛会上,海辰储能发布的AI数据中心储能解决方案精准击中行业痛点,其创新采用的“锂钠双技术”路线,既保障供电稳定又兼顾经济性,为高能耗场景开辟了新范式。

自创立以来,海辰储能专注于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2022年布局长时储能,2023年首发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2024年推出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1175Ah长时储能电池与配套6.25MWh系统,以及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已相继量产交付,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等产品也将陆续量产推出,满足差异化场景需求。

龙头牵引,产业集聚。在同翔高新城,以海辰储能为龙头,推动了中科华联锂电隔膜、科达利结构件等上游企业落地,以及和储能源等下游企业聚集。

而以厦门时代、海辰储能、新能安为代表的锂电池龙头企业,已带动落地同安的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项目180余个,达产后将崛起3000亿量级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光由北向南,在同安南部的滨海新城,以厦门科学城为依托,以“三谷”(美峰创谷、银城智谷、环东云谷)、未来产业园为载体,紧盯生命科学等战略新兴领域,打造中试基地,发展产业链群,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这里加速深度融合。

其中,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建成投用,已签约4所高校的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落地挂牌6所“双一流”高校成果转化驿站,与3个高校(院所)签订技术转移机构共建协议,签约合作特色创孵载体分支机构7家,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122家企业入驻。

产业“新势力”活力迸发,源于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强基赋能。依托同安滨海新城、同翔高新城两大经济发展主引擎,同安以“外引”聚全球资源,以“内联”集发展势能,加速新兴产业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让科技之花结出了丰硕的产业之果。

改革潮涌

发展“新动能”集聚释放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从改革“小切口”撬动发展“大主题”,同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从机构职能优化、国企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创新等方面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涌现出一批改革实践新成果。

“申请屋顶光伏项目,高度超过2.2米的,是否有不同的审批流程,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否可以豁免?”中炬新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提出疑问。

收到企业诉求,同安区数据管理局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创新企业“窗外”协调服务机制,逐项明确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实施分类解析,形成了“一案一表”式操作指南,精准解决企业个性化诉求。

打破国企改革坚冰,从资本市场赢得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成立的厦门市同安国有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六大核心业务板块,实现信用评级“AA+”突破并成功发行公司债券,实现了同安区国企债券融资“零的突破”。

整合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与国企市场化投资基金,形成矩阵布局:科学城基金湾区落地首只开拓闽台产业资本合作的旺旺中金消费产业基金、首只专注农业领域的农业科创基金、首只聚焦文化体育的文体旅基金,累计签约及落地基金规模达400亿元。

“交地即开工”“验登合一”“四证同发”,项目落地时间压缩90%以上;设立19个“银城商事通”帮代办点,累计为1600多个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推动4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

改革破题,发展新动能集聚释放。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型企业纷至沓来,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潜力——

美峰创谷入驻国投智能(原“美亚柏科”)、美图公司等企业超140家;厦门科学城1号孵化器落地银城智谷,银城智谷入驻企业300多家,园区办公居住人数突破万人;环东云谷已入驻凯辉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等。

山海相望

生态“新气象”幸福流转

军营村、白交祠村是厦门海拔最高的村庄,1986年和1997年,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曾两次来到这里,提出了“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等绿色发展理念。

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如今的两村村民,早已依靠郁郁葱葱的茶园、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脱贫致富。

2022年,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当地落地,“现在就连卖空气也能变现”,“农业碳汇+绿色金融”的下沉式服务,山林徒步、茶园体验、生态农庄等绿色低碳乡村游的发展,让村民从中获益。今年国庆期间,连续第三年举办的高山生活节再度引爆小小的山村。

在美丽的同安湾畔,环东浪漫线上,双节期间,千架无人机翱翔夜空,点亮夜经济,滨海新城已变身知名网红打卡点、宜居宜业的浪漫湾区。

今年年初,同安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埭头溪治理经验入选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西溪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标率100%;碧水蓝天,映照出久久为功的厦门生态文明实践。

同安湾的修复开发,不仅为产业发展腾挪空间,也激活了周边渔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通过“环东风情季”的举办,精心培育“一村一品”,引入社会资本带动渔民转产转业,推进传统古厝活化利用,成功释放渔村独特魅力,打开了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

从山川之巅到浩瀚海洋,同安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天然“好底子”转变为居民“钱袋子”,构筑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描绘出一幅生态发展的绿色画卷。

区域协同

融合“新趋势”加速形成

同安区莲花镇一片试验农场里,来自台湾著名农企农友种苗的技术员正在选育全新的圆筒丝瓜品种,丝瓜藤爬满了架子,瓜果长势喜人。

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陈金龙说:“长日照条件下不结瓜,只能早春来种或者早秋来种,没法越夏,我们现在正在选育的新品种,种植时间会拉长,产量会提高,农民收益就会高。”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丝瓜在长日照情况下难结果、坐果位置高等问题,企业已经研究了超过5年。单单丝瓜这一品类,农友在市场上就有3个不同品种正在销售,扎根厦门30多年,企业推出的优良品种已经超过800个。

在同安台湾农民创业园里,像这样深耕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老农人还有很多。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园区成功培育出很多融合新品种,“秦朝苦瓜”(福建珍珠苦瓜与台湾苹果苦瓜杂交改良)、“黄金杨桃”(台湾的优质甜杨桃枝条与大陆杨桃树砧木嫁接)、“美格蝴蝶兰”(台湾品种本土化选育和栽培技术改良),生动诠释了两岸融合的农业实践与亲情传承。

“我们以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为依托,以种子种苗为主导产业,引导海峡两岸种子种苗企业强强合作,推动联合育种攻关和商业化育种,两岸携手共同编织‘田园梦’。”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表示。

为加速建设台创园,同安设立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同步制定区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认定及种业扶持办法,重点支持华泰五谷、厦门农友等全国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种业企业,推动高端西甜瓜、高效蔬菜嫁接育苗等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征程风劲,一水情深。同安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三农”资源、“五缘”优势,全力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为奋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同安力量。

责任编辑:李雅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