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不少到来西湖游玩的市民发现,福州西湖公园又拥有了新的身份。在西湖公园南大门前,挂上了“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牌子。这座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将进一步挖掘文物价值。
西湖挂牌未定级文物。包华 摄
10月19日下午,记者在西湖公园南大门边看到,公园挂上了一面新牌子。牌子上标注着“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对象为“福州西湖”,落款是“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 2025年9月23日”。
很多市民会好奇,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福州西湖,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挂上文物的牌子呢?
记者了解到,福州西湖公园内拥有众多文物古迹,不少已经挂牌文保单位。比如西湖公园的桂斋,早在1961年9月就被公布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西湖公园内不仅有宛在堂、禁烟亭等古建,还有击楫碑、湖山胜处碑等石刻。
西湖桂斋被列为未定级文物。包华 摄
园林专家告诉记者,西湖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福州西湖的1700多年历史,是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主持开凿西湖算起。王审知、李纲、辛弃疾、赵汝愚、林则徐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在西湖留下了足迹。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将西湖改为公园,对市民开放,游览成为了西湖的主要功能并延续至今。
西湖宛在堂被列为未定级文物。包华 摄
古堞斜阳、湖心春雨、荷亭晚唱、大梦松声、西禅晓钟、仙桥柳色、水晶初月、澄澜曙莺被称作是西湖“古八景”,除水晶初月和澄澜曙莺外,大部分景点得以保留存在,是福州乃至福建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
近年来,市园林中心联合福州日报社深度挖掘福州西湖的历史文化,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对公园内的文物进行活化利用。2024年,宛在堂作为西湖治理数字化展示馆,向市民开放。2025年是林则徐诞辰240周年,桂斋在保护提升的同时,开辟了“湖山社稷 一世伟人——林则徐与李纲的跨时空精神对话”展陈,让福州市民了解两位民族英雄的事迹。(福州日报记者 石磊磊 李琪/文 包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