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工作会议暨第21届学生学术研讨会圆桌论坛环节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供图
东南网10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工作会议暨第21届学生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该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
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正进入关键时期,其对人才战略性、引领性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不仅是数量的需求,更是质量、结构、竞争力的全面升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深化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仅关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更直接关系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
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邱海平教授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二十多年来,全国13所经济学基地坚持深化教学改革、着力人才培养、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取得的成效。他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的主流和主导地位,进一步深化经济学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基地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福建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原校长李建平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希望13所基地能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地位不动摇,努力推进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更多未来中国经济学大师。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能继承弘扬老一辈经济学家们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努力成长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学大师。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演讲、大会主题发言、圆桌论坛、学生学术研讨会、闭幕式等环节。大会主题演讲环节致敬中国人民大学宋涛教授、卫兴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征教授三位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琼教授、孙咏梅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瑾教授分别讲述了三位经济学家一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的执着追求和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刻表达了他们为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不懈探索和坚定决心。缅怀他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们求真务实的治学品格和潜心育人大师风范,让科学的理论薪火相传。
大会主题发言环节,发言代表围绕着新时代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交流。圆桌论坛环节,13所经济学基地的负责人以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机制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生学术研讨会环节,参会生代表围绕数字经济与智慧技术、财政与金融、技术创新与教育、三农问题与其他开展热烈研讨。会议闭幕式还举行了本次会议优秀学生论文的颁奖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