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回家路上
| 2025-10-23 10:18: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汤海波) 走遍天下,根在福建。对于闽籍海外侨胞而言,梦想的舞台是一张世界地图,而最美的风景在回家路上。 近日,由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省侨联共同组织的“闽籍侨领故乡行”活动走进泉州,来自英国、希腊、新西兰、菲律宾等19个国家的24位闽籍侨领会聚一堂,共叙乡情乡谊,共话文化传承,共襄桑梓发展。 乡情深厚真挚 从静谧的千年遗迹到繁华的商业街区,世遗之城泉州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泉州古城,红砖燕尾映绿意,古刹钟声传悠远。侨领一行徜徉于百年古街巷,听岁月故事;漫步于禅意庭院中,赏生态画卷。看到质朴典雅的古厝被活化利用,大家不禁感慨万千。 新西兰侨领卢绍基认为,泉州既有历史的厚重,又能紧扣时代的脉搏,既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留住了乡愁记忆。 旅居新西兰30多年,卢绍基一直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和经营,并先后将数十个项目引回福建及促成项目落地。在他看来,这是侨胞“深耕海外、反哺家乡”的应有之义。 侨领们的故乡情,深厚而真挚。菲律宾侨领施永嘉此行有个重要任务——代表其家族基金会分别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晋江市南侨中学捐赠100万元、50万元。该基金会于去年成立,善款主要用于助老、兴学等。 “以前看着我长大的乡亲们慢慢变老了,我想为他们做些事情,好让他们安享晚年。”离开家乡晋江30多年,施永嘉始终挂念着这一方故土。他认为,回报桑梓是件很幸福的事,更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共鸣,让更多人来共同参与慈善事业。 新西兰侨领陈鐾文形容此次故乡行“收获满行囊”。“借此机会,增进闽籍侨胞的交流与合作,也找寻到更多项目合作的可能性,助力家乡经济发展。”她说,到新西兰后将尽快对接省内意向企业开展合作项目,“争取明年秋天再回来向家乡父老交卷”。同时,她也将通过侨团工作,推动“侨心回归、侨智回乡、侨力回流”,让更多侨二代、三代循着乡愁的坐标,回到福建、扎根福建。 感受发展脉搏 活动期间,侨领一行还深入石狮、安溪、永春等地,感受当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石狮,侨领们走进卡宾服饰,零距离感受智能化生产工艺,肯定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市场细分赛道、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努力和成效。在永春,全国“以竹代塑”新材料领域领军企业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一场竹纤维降解材料的“绿色革命”,让侨领们看到“一根竹子,终结全球白色污染”的前瞻布局;九牧集团良瓷科技5G智慧产业园里,高耗能、高污染的卫浴产品生产流程通过智能化改造后变得更绿色、更高效、更智慧,引得大家为之频频点赞。 从“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故事到众多闽派品牌的崛起,行程中看到的每一段历程、每一组数据,都让希腊侨领陈清户深受触动,“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坦途,往往伴随着无数挑战。也正是困难,锻造了创业奋斗者的坚韧与智慧,使得每一次突破都显得尤为珍贵”。 续写赤子之歌 侨,是泉州独特的底色与优势。此行中,侨领们来到中国侨联系统内的第一家华侨专题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了解华侨先辈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故事,以及闯荡海外、异域创业、回报家乡的奋斗历程,深刻体悟“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精神。 回望过去,无论是抗战硝烟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抑或改革开放以来,闽籍华侨华人参与支持祖(籍)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热情始终饱满高涨。侨领们感叹,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要充分传承和弘扬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发挥好自身桥梁纽带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难而上,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希腊,来自福建的电子乐器、智能家居等产品正逐渐成为鞋服、百货之外热销的“中国制造”。陈清户与省内企业积极对接,在“福建优品”与当地市场之间建起一座桥梁。 陈清户的家族在泉州从事纺织辅料的生意,海外打拼的他却特地换了跑道。用他的话说,选择做一些相对冷门的品类,一方面是想抢占市场先机,一方面也是骨子里敢闯敢拼精神的驱动。“福建人就是要敢为人先,做别人不做的事情。”带着这样的精神,陈清户在希腊逐步站稳了脚跟。 从“下南洋”到“走西洋”,福建人从未停下闯荡世界的脚步。如今,2000多万闽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有越来越多海外侨胞走在了回家路上,演绎着家与国、侨与乡“双向奔赴”的故事,不断续写着赤子之歌。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引进侨资项目企业3.8万多家,实际利用侨资超过1200亿美元,约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80%。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