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霜降节气养生:做好保暖 重点防范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
www.fjsen.com 2025-10-23 22:31:56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霜降时节的健康养生。(省卫健委供图)

东南网10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今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霜降时节的健康养生。

闽俗中的中医密码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钱新春分享了闽俗中的中医密码。药食同源传承录:福州“霜降食柿,唇齿生香”的古老习俗,印证《本草纲目》“柿为脾肺血分之果”的记载;漳州“霜降食芋头,一年不用愁”的传承,诠释着“芋头益胃宽肠”的食疗精髓。疗养文化创新集:莆田“霜降药浴”以桂枝艾叶驱寒,践行“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的预防理念;武夷山“霜降茶会”用老茶配陈皮,达成“茶性走散,陈皮固气”的阴阳平衡。

霜降过后,中医药如何防治脑卒中?

厦门市中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常静玲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在秋冬交替之际进入高发期,尤其是脑卒中。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其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霜降后,自然界阳气由“收”转“藏”,若此时人体内素有痰瘀、肝火等积滞,气血运行受阻,加之寒邪外束,里外夹击,极易诱发中风。

她建议,防治脑卒中,则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材,如山楂、黑木耳、丹参、芹菜等,有助疏通血管、平稳血压。可用天麻、钩藤炖鱼头汤,这两味中药有良好的平肝息风之效,对于预防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有益。对于有三高等基础病的患者,应坚持服药,定期监测,做好二级预防,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保持心态平和。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及早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她还推荐两款简便的养生茶。决明子菊花茶——取炒决明子10克、菊花5克,沸水冲泡,能有效平抑上亢的肝阳,缓解头晕目眩,帮助稳定血压。三七丹参茶——将三七粉与丹参粉按1:1比例混合,每日取3克用温水冲服,能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霜降时节小朋友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蕙介绍,秋季由于气温、饮食的变化,小朋友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有时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这多与小儿“脏腑未实,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加上易受秋季寒湿或湿热之邪,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秋季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儿童更是易感人群。一旦出现剧烈呕吐、腹泻伴发热、脱水迹象等,需及时就医。

预防秋季腹泻的核心是“护好小肚子”,避免受寒。海边玩耍时,即使气温不低,但海风带着湿寒之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导致腹痛腹泻。可以给孩子穿能盖住肚脐的背心或高腰裤。夜间也要确保腹部保暖。

饮食上要注意健脾固表,慎食生冷。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饮食上要温软易消化,减少生冷海鲜的摄入,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小米、南瓜、山药等。食疗推荐“生姜红糖水”。一旦孩子有受凉迹象,如打喷嚏、流清涕或大便稀溏,可以及时喝一小杯温热的生姜红糖水(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喝),能散寒温中,有效阻止寒邪深入。腹泻的孩子也可选择熟苹果止泻,苹果泥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等物质,可以减少大便内水分,涩肠止泻。

霜降时节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蕙介绍,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大,冷热交替,是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防风保暖是抵御外邪的重要手段,尤其要注意颈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颈背部为阳经循行的重要区域,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易受寒邪侵袭。俗话说“寒从脚起”,睡前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有助安眠保健。

此外,可以服用一些简单的代茶饮预防疾病,缓解症状。例如,受风后用紫苏叶或生姜泡水代茶饮,可以散寒解表,对于预防风寒感冒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体质偏弱、易感冒者,可以服用经典的“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它如同为身体建立了一道屏风,能有效固护卫气,提高免疫力。若是咽干咽痒,或是平时说话较多的居民,代茶饮推荐“罗汉果菊花茶”,罗汉果和菊花合用,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因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痒、疼痛问题。

霜降节气药膳推荐

厦门市中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常静玲介绍,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这是因为霜降时节脾胃功能较强,此时进补更易被身体吸收和储藏。进补应选择性味平和、滋阴润燥、兼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材,避免过于温补或滋腻,以免加重体内湿气。

四神栗子汤:由茯苓、山药、莲子、芡实及栗子组成,可健脾祛湿,补气养阴以御秋燥,强脾胃以护肺,性质温和,不易上火。

花生红枣莲藕汤:由莲藕、花生和红枣组成,性味平和,能有效缓解秋燥,健脾开胃。

山药枸杞粥:山药与枸杞同煮为粥,能健脾益胃、滋补肝肾,对于改善秋乏、提升精力大有裨益。

沙参玉竹老鸭汤:沙参、玉竹,加上鸭肉,能滋养肺胃之阴,且利水不助湿,是秋季清补的佳品。

责任编辑:黄丽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