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福建引发热烈反响
| 2025-10-26 08:24: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省省管企业、金融企业、民营企业、高校中引发热烈反响 东南网10月2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2025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壮阔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我省省管企业、金融企业、民营企业、高校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反响热烈。 大家纷纷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心无旁骛聚焦主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清晰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核心部署,为经济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倍感振奋,坚定了安踏心无旁骛聚焦主业,扎根中国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心与决心。”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的“十五五”规划,计划再投入200亿元,持续推动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深耕国内市场,立足强大的国内市场,助力体育行业促消费扩内需。 兴业银行党员干部表示,将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奋力谱写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兴业篇章,为新福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全会擘画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省农信联社党员干部表示,将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立足支农支小主责主业,聚焦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五五”时期,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规划发展部总监洪潇祺表示,作为科技型创新型省管企业,将聚焦全会提出的重点任务,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续立足半导体和信息通信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AI+硬件”“AI+行业”两类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为福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勇表示,公司将自主创新视作生命线,以自主研发的“北斗物联中枢云”为技术内核,构建卫星时空底座,为数字城市“空天地海”一体化提供时空服务,支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喜表示:“作为海上风电全链条服务商,公司将紧抓机遇,持续以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同时,我们坚定‘出海’战略,积极推动国际资质互认,以自主技术参与全球竞争,勇闯国际风场。” 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我们将勇担乡村振兴使命,将企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晔表示。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团委副书记李诗琪表示,作为高校团干部,将以青年成长成才为导向,引导青年学子立足光催化、能源化学等优势方向,以艰苦奋斗精神攻坚催化材料合成等“卡脖子”难题,让青春智慧在国家科技发展、产业升级中焕发光芒。 福建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绚表示,学校的广大师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征程中,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大力实施“六大强校战略”,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奋力开创高水平创新型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龙岩市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锋说,作为应急装备行业龙头企业,海德馨将继续把创新置于核心位置,聚焦主业,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在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的研发投入,为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贡献更多来自一线的实业力量。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