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于10月26日,在泉州市晋江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作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赛事,本届大赛总决赛赛况如何?与前两届大赛相比有哪些特色亮点?泉州作为大赛总决赛主办地,在组织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10月25日举行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各级相关部门领导针对媒体关注的问题,予以一一解答。
赛况
8006个博士后项目报名、3.6万人参赛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本届大赛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设置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大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等奖项,并给予相应奖励。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组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赛道比赛现场。
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海内外的8006个博士后项目(方案)报名,参赛总人数达3.6万人。经过各组队单位预选推荐和全国复赛,共有来自46支参赛队伍和海内外报名的1743个项目(方案)入围全国总决赛,实际到场参赛项目(方案)共1721个。
人才招聘区,高校发布博士、博士后人才需求,吸引人才现场咨询招聘政策。
特色
更聚焦、更丰富、广泛性、示范性
本届大赛既延续了前两届大赛的成功做法,也有不少新亮点。
泉州馆内,泉州人才政策引人关注。
赛道设置更加聚焦。本届大赛坚持聚焦“四个面向”,在赛道中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参赛项目,力求在赛道设置上与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更加契合。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组别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赛道比赛现场。
交流展示对接活动更加丰富。目前,总计有553个单位参加现场交流对接,包括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14个独立组队博士后设站单位参加政策宣传推介。
参赛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本届大赛创新赛共报名4988个项目,比第二届大赛增长13.23%。创业赛共报名763个项目,比第二届大赛增长54.77%。揭榜领题赛共征集发布了766项技术攻关需求,报名揭榜方案894个,分别比第二届大赛增长49%和34%。
大赛引领示范效应逐渐显现。各组队单位积极组织动员和挖掘有潜力的参赛项目,促进本地区本单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30个地方和单独组队单位组织开展了省级赛事或预选赛。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组别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赛道比赛现场,选手正在答辩。
保障
让参赛者“出行便捷、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作为本届赛事承办地,泉州构建起一套覆盖食、宿、行、安的立体化服务保障体系。
参赛选手与工作人员为大赛点赞。
食宿交通方面,精选大赛专用酒店44家,各酒店距赛事场馆车程均在40分钟内。对接服务方面,泉州为全国46个代表团提供“一对一”服务。安保方面,成立大赛安全保障小组,制定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好各项安保任务。综合保障方面,建立健全了医疗、通信、气象、供电、供水等全方位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