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参与龙湘村秋收农事(协和学院供图)
东南网10月29日讯(通讯员 余旋 林青萍 吴海彦 陈丽 本网记者 冯川叶)日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告学专业师生走进永泰县嵩口镇龙湘村,开展了一场以“乡村振兴·青年担当”为主题的田野实践教学。师生们在稻浪与蔗林之间,将专业知识与乡土需求深度融合,以青春智慧服务乡村发展,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师生们把课堂“种”进田间,实地了解龙湘村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以“真问题、真场景、真行动”为导向,面对农产品“种得好却卖不好”的现实困境,发挥专业所长,围绕调研分析、特色发掘、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环节,运用完整的广告策划流程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帮扶,回应乡村地区品牌意识薄弱、设计资源稀缺等问题,助力乡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实践当天恰逢龙湘村重阳节活动,高校师生们积极参与义剪、义诊等活动,用镜头记录乡村生活,与村民深入交流。“您种青梅多少年了?”“咱们村的青梅有什么特别之处?”“您觉得现在销售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一次次访谈背后,是青年学子对乡土中国与品牌兴农的深度思考。一位种植青梅多年的村民感慨道:“我们负责把果子种好,但怎么卖得更好、传得更远,还真需要你们年轻人的新思路!”
此次实践的重要推动者——龙湘村党支部书记林露露,既是省人大代表,也是协和学院的优秀校友。她以“学姐”和“村书记”的双重身份,搭建起校园与乡村的桥梁,向学弟学妹详细介绍村情民情,并分享自己返乡经历鼓励青年学子用知识服务乡土。“希望龙湘村成为你们施展创意的展示台”,她的话语激发了同学们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的热情与责任感。
此次田野教学远不止于完成一次实践作业。协和学院与龙湘村共建的“龙湘学堂”将作为常态化实践基地,持续开展课程教学、项目实践与成果转化,构建“课程—实践—赛事—产业”四维联动的长效机制。调研中涌现的优秀策划方案预计将在春节前完成产品化落地,真正完成从“课堂作品”到“市场产品”的关键一跃。
把课堂“种”进田间,让青春扎根大地。这场特别的专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未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地合作,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走访村落老人(协和学院供图)

龙湘村党支部书记林露露(右)与学生深入交流(协和学院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