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质设计·汇智闽台”闽台工业设计项目成果对接转化活动在福州举行。
东南网10月30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30日,“新质设计·汇智闽台”闽台工业设计项目成果对接转化活动在福州举行,共同见证闽台工业设计合作的丰硕成果,探讨以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的新路径与新未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亮指出,工业设计是产业创新的源头和价值提升的引擎,福建正全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工业设计的作用愈发凸显。他回顾了福建工业设计的发展成效并指出,全省现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中国·海峡”系列工业设计大赛成果转化销售额已突破2000亿元。陈亮表示,福建将持续深化两岸设计交流,培育高水平工业设计中心,推动设计深度融入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为产业链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
福建省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林敬亭博士用翔实的数据与案例,生动展示了闽台工业设计合作的丰硕成果。他指出,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等平台已成为创意孵化、成果转化和人才输送的重要载体,累计吸引大量两岸师生参与。其中,三六一度公司通过工作坊形成了“设计—打样—专利—就业”的闭环机制;优安纳伞业场次学生设计的“磁吸记忆折叠伞”实现量产,年均销售额达约230万元。此外,“海峡杯”等系列赛事更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如安踏“呼吸网跑鞋”年销量超百万双,彰显了设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驱动力。

项目签约仪式
当天还举行闽台工业设计供需对接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署了18项合作协议,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新材料应用、AI技术研发、文化IP共创、家具创新设计等多个前沿领域。
在主题演讲环节,四位业界大咖带来了前瞻性的洞察。浙江大学教授、欧洲工程院院士应放天在演讲中指出,生态设计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他通过具体案例阐释,如何通过材料创新、结构优化与系统设计,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将绿色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从而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和价值增长点。
在创新成果推介环节,来自两岸的六家优秀企业代表分别从“供方”与“需方”角度进行了项目推介。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了《“新质设计·汇智闽台”闽台工业设计项目成果对接转化活动手册》,汇集了全省更多企业供需信息,为企业精准对接和持续合作搭建了长效平台。(文中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