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全网销量超1亿片,这家面包厂怎么做到的?

2025-10-30 22:29:30 陈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工厂多个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10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清晨六点,漳州郊外的薄雾尚未散尽,福建省新麦食品有限公司的10万级无尘车间已亮起暖黄的灯光。玻璃幕墙后,80后的游厂长正俯身查看恒温发酵箱,目光却不时落在订单报表上——"昨天线上的订单量又爆了,达到了6.5万标箱,得加班加点干"。这位从小在父亲面包作坊长大的厂二代交出了漳州吐司村最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5年9月20日,在此生产的东方甄选自营短保吐司全网销量突破1亿片,单品GMV达3亿。

游厂长的童年记忆,始终萦绕着老面发酵的酸香。"父亲的手作坊就挤在村头老屋里,每天天不亮就揉面,烤好的面包用竹篮装着,靠自行车送进周边小区。" 他指尖划过车间的不锈钢操作台,与记忆中父亲的木质揉面盆形成鲜明对比。上世纪 90 年代,漳州以长保面包闻名,半年保质期的产品通过传统批发商销往全国,但同质化竞争与防腐剂争议始终是行业痛点。  

在外打拼十年的游厂长回到漳州创业。"第一次跟父亲提做无防腐剂短保吐司时,他摔了手里的面杖。" 游厂长记得那场激烈争执:父亲坚持稳扎稳打做好已有的事情,而他察觉到健康、新鲜已悄然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首要条件。

打破这一僵局的,源于一次对新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2023年,当东方甄选对游厂长提出要做一款配料表简单,兼顾健康与美味的短保吐司,游厂长回忆,东方甄选的“用户思维”悄悄改变了他对烘焙产业的认知。

转型的第一步,是与时间赛跑。“最开始做短保烘焙产品,双方都会有顾虑,这个成本比同类型长保烘焙产品高10%~20%,损耗大,万一卖不出去就全砸手里了。”然而,凭借对于线上销售的转型,工厂决定从生产线到车间管理进行全面革新:投入超1亿元优化产线,靠技术创新实现21天锁鲜,10万级洁净车间,金属探测仪杜绝异物风险,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接触。最关键的发酵环节,采用低温老面发酵12小时以上,保留小麦原生香气与松软口感的同时,真正做到“美味健康”。

最难的在于产品的开发,游厂长坦言,因为东方甄选明确要求不添加脱氢乙酸钠等工业防腐剂,所有材料要经过多重筛选,确保配方纯净度,以便筑起21天保鲜防线。对吐司更严苛的标准落地在质检室:每批次吐司需经48小时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等多项指标确认合格后直接从工厂“现做现发”,既避免库存损耗,又最大程度保留新鲜度。

供应链的革新同样关键,依托网络销售渠道,中间商、代理商的环节被砍掉,实现高质价比。这也得益于漳州打造烘焙产业示范村的政策红利,政府推出的公益品牌推广计划帮企业精准触达C端市场。

年轻妈妈 "开心小丸子" 在社交平台晒出的照片被放大在墙上:女儿举着吐司笑得眯起眼,配文 "终于找到没怪味的早餐"。健身博主的留言更直白:"配料表比我的训练计划还干净"。东方甄选APP、社群、抖音评论区等地,每天接收到到近百条用户反馈,“厚切薄切、减少糖分、多增加口味组合装....”这些声音成为产线升级的指令,产品经理汇总后会定期反馈给工厂,这种用户反向驱动的生产模式,让吐司有了 "人情味儿"。

这片吐司的成长,为福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坚守品质初心是根基,正如游厂长所说 "让每款产品经得起良心考验";技术创新是引擎,低温发酵、天然防腐等工艺突破行业瓶颈;用户思维是密钥,从 "我生产什么卖什么" 到 "用户要什么造什么" 的转变,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政企协同是支撑,政策扶持与企业创新形成合力。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潘长风表示,订单火爆的背后展现了企业精准捕捉新消费趋势下的转型智慧。以漳州吐司村两代人的产业升级为脉络,通过“21天短保”“健康美味”“直达供应链”三大核心优势,生动展现了从代际传承到用户共创的转型范式。工厂依托东方甄选平台,以数据驱动生产(1亿片销量、30%复购率),用“科学鲜护”重新定义健康烘焙,既守住父辈品质初心,又借力互联网打破渠道壁垒。这不仅是“厂二代”接手后的品牌化破局,更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共创”的转型启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