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近日,第十二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语文专场在福州市仓山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策略与实施”为核心议题,同步推广仓山小学《从烟台山走向世界:基于文化根脉的育人创新实践探索》教学成果。

活动现场
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长江金辉指出,本次活动是两岸基础教育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桥梁,借助跨学科教学研讨,打破学科边界,为两岸语文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汇聚两岸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打破学科边界,为两岸语文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台北教育大学林于弘教授以线上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开幕式并发言。屏幕两端情谊交融,他紧扣两岸教育共通的“育人初心”,直言跨学科主题教学是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仓山小学《从烟台山走向世界:基于文化根脉的育人创新实践探索》科研成果分享
作为承办方代表与教学成果研发单位,福州市仓山小学校长周仕斌结合学校七十余载文脉传承与“立心教育”体系实践,详细介绍了《从烟台山走向世界:基于文化根脉的育人创新实践探索》的核心内涵。该成果以“立文化之心、立成长之心、立家国之心”为核心,构建“文化浸润——实践探究——国际视野”三位一体育人体系,通过“走读烟台山”“走读海丝”“走读榕城非遗”等跨学科课程,让学生在行走中懂家乡、在体验中传根脉。
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尚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冯建军则教授等海峡两岸教育专家带来多场深度讲座,为语文教学革新点亮思路。成尚荣教授强调“打破认知边界、追求育人内涵”理念,为跨学科教学中文化内涵的挖掘提供了方法指引。冯建军教授强调应将德育自然融入教学过程,为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德育实践提供了清晰路径。

现场讲座吸引众多老师关注。
台湾中原大学连育仁副教授的《AI生成式人工智能点燃小学语文课堂的想象力》,助力学校进一步完善“科技+文化”的育人模式,丰富成果的可推广性。

现场开展学科融合课例展示
两岸教育工作者联袂呈现的多堂跨学科融合课例,不仅展现了教学创新活力,更通过与仓小学子的课堂互动,生动呈现了文化育人成果的实践成效。评课研讨不仅为跨学科教学优化指明方向,更为仓山小学《从烟台山走向世界:基于文化根脉的育人创新实践探索》成果拓宽辐射路径,助力其更好地推广应用、互鉴共生。
活动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台北教育大学联合主办,《新教师》编辑部与福州市仓山小学共同承办。(福州市仓山小学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