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丨福建这位“女神”,为何圈粉全球3亿人?
| 2025-10-31 22:11:35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这句南宋“热搜帖”的作者刘克庄 可能没想到 他笔下这位女子 如今已成拥有 超3亿全球粉丝的“顶流” 这位女子就是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她知天文、懂医理、识水性,乐于助人、见义勇为…… 自诞生以来,其传奇故事与大爱精神,不仅跨越千年时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还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一座源于福建、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 那么,这位“海上女神”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在千年之后依然圈粉全球? Part 01 从普通人到“世界级文化IP” 追根溯源,妈祖来自普通民众。 她是洞察风险的“气象先知”。利用天文知识,她常常为出海捕鱼的渔民预测海况,帮助风浪中的船工渔民抵御天灾。 她是乐于助人的“农耕导师”。湄洲山多地少,她在附近的小屿上开荒辟地,移种、推广油菜籽,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 她是无畏无私的“国际救援者”。为了拯救迷失在海上的外国商船,她曾不惜点燃自家祖屋进行引航。这份情怀超越了乡土与国界,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她是舍身救难的“利他主义者”。28岁那年,她为救助遇险船只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从渔女到“海神”——当地民众感念林默其德而建庙祭祀,开启了“由人入神”的文化进程。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社会,海边的人们“靠海吃海”,但面对浩瀚莫测的大海,既需要团结互助,也离不开心灵慰藉。 人们常常在出海前先祭妈祖,在船舶上供奉妈祖,祈求保佑一路顺风平安。 妈祖信俗为渔民们提供了精神支撑,妈祖庙则成为议事互助的公共空间。有妈祖的佑护,先民们激发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胆识勇气,也形成了“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协作精神。 自宋至清,妈祖先后被敕封36次,从“夫人”“天妃”到“天后”。 清乾隆年间,妈祖庙祭被列为国家祭典,成为中华三大祭典之一。妈祖信俗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馨香万里,随潮水而环布;庙祀千秋,因商旅以星罗。 广大航海者在妈祖精神感召下,跨海蹈波,把东起琉球,南至爪哇,西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区域,连成一条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通道,妈祖也成为中外沟通交流的重要文化纽带、情感连接。 妈祖文化的传扬,始终向世界人民传递和平与安宁的善念。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成就了古代航海巅峰。期间,庞大的船队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而是敦睦邻邦、友好相处,所到之处大力宣扬妈祖大爱精神。 “有海水的地方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有妈祖。”随着妈祖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妈祖也成为华侨华人立德行善的榜样。妈祖精神,感召着华侨华人勤劳务实、扬善弃恶、乐于助人、践行大爱,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相互成就。 如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1.1万余座妈祖宫庙,敬仰者超过3亿人。 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正式从“地方明星”升级为“世界级文化IP”。 Part 02 突破国界 掀起全球“妈祖热” 千百年来,妈祖文化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中华文化的气度。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传递着人类共通的价值追求。 经过千年演绎,妈祖文化由原来的祈求海上航旅平安,演变至亲近民间、慈祥和善、有求必应的赐福祉、保平安,再到如今联结四海、沟通五洲的祈和平、求合作的愿景,成为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文化纽带。 “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2017年起,妈祖开始了一场场令人瞩目的“跨国巡安”。妈祖“拿着”虚拟身份证,搭乘飞机、邮轮、动车,把平安吉祥送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掀起“妈祖热”。 许多国家已把妈祖文化融入当地生活: 美国建有多处妈祖庙; 加拿大卑诗省坎伯兰市市长、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先后到湄洲岛恭请妈祖; 日本每年元宵节都举行妈祖踩街活动; 阿联酋迪拜举办妈祖嘉年华活动等。 Part 03 大爱和平 携手前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2016年,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获批在莆田湄洲岛举办,成为深化妈祖文化国际交流的新平台。 妈祖源于中国,精神属于全人类;湄洲岛位处福建,但论坛是世界的。 围绕妈祖文化与海洋文明、人文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连续成功举办9届,参会嘉宾从首届的300余人增长至近两届的1500余人,覆盖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9个增至60个,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文化交融。 妈祖文化携着“大爱”信风,载着东方智慧,展现出蓬勃生机。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出席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时说,“平安、和谐、包容”的妈祖文化特征,与“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谐之海”的中国海洋观相互映照,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心灵纽带。 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莆田湄洲举办,今年论坛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除主会场外,首次在海外设立分会场。 这一论坛已从一个区域性活动蝶变为全球性文明对话平台,进一步彰显了妈祖文化的全球价值,并将着力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愿这样的努力,让文明的光芒长明不灭,让友谊的力量源远流长。 “闽人智慧”编辑部、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湄洲日报社出品 作者:郑已东 摄影:蔡昊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