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每一次上门中点亮
| 2025-11-02 08:47: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明溪试点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精准康复服务—— 希望,在每一次上门中点亮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詹铁笛)日前,明溪县残联工作人员与项目承接机构康复治疗师龚鹏等人一行,驱车来到夏坊乡高洋村肢体残疾二级的高位截瘫残疾人谌坤汉的家中,免费为他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并进行项目跟踪随访。 2019年,明溪县被省、市残联指定为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精准康复服务项目试点县,当地依托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每年以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全县残障人群提供普惠性的居家精准康复服务——1年中选取4个月,每个月上门进行1次评估,开展4次康复训练,涵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家庭康复指导、心理疏导等。 如今,该服务已开展7年,惠及1062人次。 点燃希望 来自辽宁的龚鹏参与了每年的上门服务,一来二去,和许多残疾人熟络得像老朋友。当日,在谌坤汉家中,他打开电磁脉冲理疗仪,用脉冲微波刺激、放松谌坤汉的双腿关节、肌肉。 “老谌啊,你不敢偷懒啊,老母亲等着你好好地站起来呀!”龚鹏风趣地拍拍谌坤汉的肩膀。 谌坤汉今年40岁,24岁时意外从高处坠落受伤,留下残疾。2019年至今,他都是项目服务对象。因为缺少运动,其腿部肌肉已经萎缩,而电磁理疗能延缓肌肉“废退”进程,并缓解肌肉乏力、关节磨损带给谌坤汉的痛苦。 龚鹏介绍,科学定制、长期坚持的专业化康复训练,能够帮助众多肢体残疾人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哪怕像谌坤汉这样脊柱神经损伤的患者,也可能较好地恢复机体的机械性功能,实现站立行走的梦想。” 2020年,谌坤汉报名并参加了项目集中训练,在康复机构坚持训练1年多,下肢力量明显提升,能自己从座椅上站起来,并实现1分钟自主站立。之后,他还能帮家里做些煮饭、洗衣服等简单家务。 明溪县残联康复股股长曾雪琴说,曾有位患者谨遵医嘱,长年坚持训练,现在走路完全看不出有偏瘫残障;还有一位高位的截瘫残疾人在康复机构训练了3年多,最终摆脱了对轮椅的依赖,能独立行走上千米。 携手同行 夏坊村38岁的姑娘张莉佳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在高二暑假,因热射病后遗症引发脑部损伤,她的四肢肢体功能下降,手脚不能有效协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端一碗面几次打翻。一夜间,青春少女所有的梦都碎了。 “经过十几年居家自我训练,有一定效果,但改观不大。有时想想,这辈子就这样过吧。”张莉佳和家人身心俱疲。 “张莉佳也参加了2020年的集中训练,是我们反复劝说,她才同意的。”曾雪琴说,张莉佳的家境不错,能够负担相关支出,但是一家人对治疗前景没有信心。张莉佳的母亲道:“本来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但经劝说,决定还是让女儿‘走出去’试试。” 康复服务项目人员的登门,让张莉佳及其家人有了精神上的依靠。龚鹏说,同期有10人一起集训,大多数是与张莉佳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年轻人对康复有憧憬、训练也充满激情。在集训中,张莉佳得到大家的格外关照和鼓励,训练也特别刻苦,一天要换几件被汗水浸透的衣服。 “经过1年多的训练后,她已经可以很稳当地走路了。”曾雪琴说。后来,张莉佳还自己动手,做了一顿简单的饭菜。 从残联的走访反馈来看,有许多人和张莉佳的情况一样,他们曾经被磨平心气,或是对康复治疗前景不抱希望。不过,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康复师、残联工作人员和许多服务对象结下了深厚情谊,亲如一家,彼此信任。服务对象训练中遇到问题,或是有疑惑,可随时联系工作人员;空闲时,大家还会一起谈心,相约聚餐。 今年6月,龚鹏为张莉佳、谌坤汉等5名青年残疾人成立了一家直播带货公司,鼓励他们面对镜头,开口交流,重归社会,找回曾经自信开朗的自己。 长效之策 近年来,明溪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居家精准康复服务,这一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平台打造和人才引入是重要支撑。2018年,明溪县通过“公建民营”方式引入了多家有实力的专业养老、康复机构,为项目实施搭建专业平台,提供保障。 根据项目开展要求,每年有6名专业康复治疗师参与,负责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的筛选和康复指导。项目开展以来,已有30余名康复师先后参与。 摸清情况是重要基础。2019年,项目完成了对全县4388名持证残疾人的全覆盖调查;次年,项目采取自愿报名与摸底相结合的方式,招募服务对象。 曾雪琴说:“我们向残障群众作意见征集,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提供上门居家服务和机构集中训练两种模式,由他们自由选择,最大限度方便残障人群。” 如果选择居家服务,残疾人平时在家训练,康复师每月5次上门指导康复训练,极大地方便了那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偏远村落,残疾群众都能等来贴心的笑容。 如果选择集中训练,服务对象则能够在最小的经济负担下,系统性、全流程地接受康复机构的服务。机构对残疾人的恢复情况进行一月一评估后,会及时变更训练方案,从而达到最优的康复效果。承接的康复机构还会根据建议,适当延长服务时长和次数,鼓励残障群众坚持训练,包括谌坤汉、张莉佳在内的许多残疾人因此受益。 今年6月到9月,全县有8人报名参加了集中康复训练,另有105人报名参加居家康复服务。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