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暖流,直达“家门口”
| 2025-11-02 09:30: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刘宇捷 通讯员 蔡曦媛) 深秋时节,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平潭金井片区建民村村民刘子华家的客厅里。“嗡——”“您试试这个档位,会不会觉得合适?”在红外线理疗仪轻微的运转声中,康复治疗师王瑾正小心翼翼地将仪器贴合在刘子华的背部,轻声询问其感受。 “仪器贴在身上,热气顺着背往骨子里钻,紧绷的劲儿一下就松了。”刘子华微微仰头,脸上舒展的笑容里满是放松。先天性背部残疾带来的常年不适,在每周一次的居家理疗中,正渐渐得到缓解。 此刻,同村的刘泉生也享受到了这份关怀。“之前一到变天,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沉。前几天康复治疗师刚给我的肩膀做了治疗,今天又帮我锻炼腿部肌肉,真的缓解太多了!”刘泉生说。 这暖心的一幕幕,正是平潭“爱心助残驿站”康复服务项目的日常缩影。该项目主要面向平潭内10所“爱心助残驿站”托养对象,以及驿站所在辖区内的持证残疾人。自去年9月启动后,项目团队带着仪器进村入户,为500名残疾人逐一开展筛查评估;项目团队首批筛选出80名符合居家康复条件的服务对象,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康复方案。 “我们服务的大部分是偏瘫、截瘫患者以及关节炎等导致的肢体残疾对象。因其日常活动量较少,肌肉和血管容易‘偷懒’,定期理疗就像给身体‘充电’,能有效预防血栓和肌肉萎缩。”王瑾介绍,服务对象可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治疗师会根据其身体情况,采用理疗、电疗等专业手法,辅助开展康复锻炼。 截至目前,平潭“爱心助残驿站”康复服务项目已累计完成约800次服务,把专业康复送到残疾人“家门口”。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