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青春同频,和合共行——一场全球青年关于妈祖文化的对话

2025-11-02 09:32:02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见习记者 陈阳阳)怀着以文会友、增进友谊的诚意,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法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代表在此碰撞思想,启迪心灵,贴近情感。

11月1日,作为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青春同频,和合共行”为主题的妈祖文化青年交流论坛暨全球“Z世代”对话妈祖活动如期举行,各国青年共话各自在推动妈祖文化交流互鉴中的责任与担当。

妈祖文化传承千年,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亿多敬仰者,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就有妈祖。莆田——妈祖文化发源地、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为这场对话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舞台。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了解并喜欢上妈祖文化,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方式,重新诠释和传播妈祖精神。”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惠黔介绍说,本次对话活动吸引更多国际青年代表参与,呈现出规格更高、视野更广、活力更足的鲜明特点。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致辞时说,妈祖庇护青年,也团结青年。全球妈祖敬仰者有3亿多,可能分属海峡两岸,甚至是跨海跨洋,但都是妈祖的“儿女”,颂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伟大精神。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共同精神财富,能够打破各种隔阂,把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

中国日报社秘书长曾庆锴指出,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更是文明对话的先行者。今天的“Z世代”成长于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时代,善于用新视角解读传统文化,懂得用新方式传播文化魅力。青年人正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让千年妈祖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妈祖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印记,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两岸同胞情感、促进心灵契合方面,持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妈祖文化以其跨越族群与国界的大爱,对和平、友好、互助精神的崇尚,成为可持续交流模式的最佳文化代言。”肯尼亚青年代表顾瑞秋倡议,全球青年应该共同弘扬妈祖文化所代表的和平、友爱与协作精神,沿着“一带一路”所铺就的相遇之桥,继续书写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繁荣、互联互通的未来。

“作为一名音乐人,我始终有一个心愿,就是用我的歌声,为妈祖文化注入新的旋律。”台湾青年歌手杨品骅表示,他想要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妈祖歌曲,让没有接触过妈祖的朋友可以通过音乐短视频和歌曲去感受妈祖精神的温度,理解“立德、行善、大爱”的内涵。他期待风靡两岸的音乐,不仅能够“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更有“和和美美的天后真情”。

俄罗斯青年代表岱恒相信,妈祖文化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相互理解的国际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家更应该继承这种友好交流的传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像妈祖文化所倡导的那样:心怀善意与勇气,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来自湄洲岛的自媒体创作者朱铁雄,用镜头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年轻人喜爱乃至传播海外的视频作品。“妈祖可谓是我的国风启蒙。”朱铁雄表示,“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从来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融进日常的生活底色,这也成为我从事创作的核心价值。”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叶静漪认为,“青春”代表着未来与活力,“和合”则是妈祖文化千年沉淀下来的、最核心的东方智慧之一。当代表未来的“青春”与传承千年的“和合”在这里相遇,本身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彩对话,也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一场对话。

对话活动在第三篇章《扬帆·致远方》中掀起高潮。青年代表们共祝妈祖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心中生根发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让妈祖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妈祖文明有象、妈祖文化有脉、妈祖文物有形,要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推进遗产传承发展迈上新台阶,让千年文化遗产焕发新时代光彩。”

“建议加强妈祖文化相关遗产的联动,以节庆、非遗和文化活动为抓手,增强大众传播。”

……

11月1日,作为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活动之一,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论坛在莆田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妈祖文化团体、研究机构、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围绕“文物·文化·文明——妈祖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论坛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发表真知灼见。

论坛由福建省文物局、莆田市政府主办,莆田市委宣传部、湄洲日报社等承办。论坛宣布建立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沟通协作机制,发布《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莆田倡议》。

千百年来,妈祖文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海内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论坛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在发言时,以《妈祖与海丝——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视角初探妈祖文化遗产价值内涵》为题,为妈祖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传承建言献策。

“妈祖文化价值独特,文化遗产涵盖物质与非物质类型。尤其是实物遗存方面,各地妈祖宫庙、碑刻等,为海丝历史提供了鲜活物证。”赵云建议,当代语境下,结合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传承弘扬妈祖文化,将推动中国海洋认知体系走向世界。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从我国沿海城市出发的每一条海丝贸易航线,都是妈祖文化传播的线路,留下了一颗颗妈祖文化遗产“明珠”。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线路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凡丁提出,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莫扎特之路”等为借鉴,像保护线性遗产一样,统筹保护妈祖庙及相关自然景观等全要素,让遗产保护回归文化整体性本质,并运用国际语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妈祖宫庙是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妈祖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10个省及直辖市的16家妈祖宫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论坛上,这16家妈祖宫庙负责人在莆田首度集聚,湄洲妈祖祖庙、泉州天后宫、湖南芷江天后宫代表分别作了案例分享。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建设处副主任庄清贵介绍,祖庙运用先进技术,对古建筑群及周边十余处珍贵摩崖石刻进行测绘建档,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修缮;同时,通过严循古制,培养新一代司礼、舞生等,传承妈祖祭典。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是妈祖文化在内陆的重要承载地。清康熙年间,妈祖文化随福建商人传入。2013年,芷江天后宫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旅融合发展实践中,我们提质改造天后宫妈祖历史文化街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芷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杨健说。

妈祖是两岸民众的文化桥梁和情感纽带。“以遍布各地的妈祖宫庙为载体,保护好、利用好妈祖文化遗产,对促进两岸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妈祖文化研究协会理事长蔡相辉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