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汤平 王玉林 文/图)

陈艺强开直播展示抛陀螺技艺。

旋转的陀螺
在华安县仙都镇云山村,有位陀螺达人陈艺强。30多年坚持不懈的埋头苦练与不知疲倦的传播,让他与高山族抛陀螺这项古老技艺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抛陀螺,在台湾俗称“打干乐”,是高山族的一种传统特色技巧体育活动项目。华安县是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人数最多的县份,抛陀螺由此也成为华安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
1992年,18岁的陈艺强在一次海峡两岸高山族联谊活动中收到了一名台湾同胞赠送的陀螺,从此便迷上了这项传统技艺。当时,他在深圳的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开始玩陀螺后,常常在景区向游客展示青涩的技艺,不仅受到好评,更体验到了快乐。
1996年回到华安后,陈艺强发现身边玩陀螺的高山族同胞不多,只能自己摸索练习。精通之路绝无捷径,为练好抛陀螺,他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他不断重复着绕尖、缠身、握紧、发力、抛出的动作……多年来,他磨平了几十根陀螺铁芯,终于掌握了精准抛投的诀窍。
但陈艺强并不满足于让陀螺平稳旋转,他想挑战更高难度——如今,他已能将陀螺精准抛入瓶盖大小的托盘中旋转不坠;能将陀螺抛上瓷碗碗底而不使瓷碗碎裂;能引导陀螺在纤细的钢丝上稳步前行;他甚至还能将陀螺稳稳抛上4.5米高的小盘子里。
“别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这让我特别开心。我敢说,练成我这样的,华安没有几个。”每当完成高难度的展示,他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多年来,陈艺强积极参加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屡获佳绩。他曾赴广州、贵州、台湾等地表演,累计获奖20多项,让高山族抛陀螺技艺闪耀在更广阔的舞台。
2019年,陈艺强注册抖音账号,将高山族抛陀螺技艺推向刚兴起的网络社交平台。
“直播间热闹的时候,能达到1000多人。上传视频的播放量也有过千万的,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支持我们高山族的抛陀螺技艺。”陈艺强言语中很是喜悦,“平台给了民间艺人不花一分钱也可以展示风采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直播,都是一次很好的文化推广。”
如今,陈艺强的“福建陀螺哥”账号已吸引超过28万粉丝的关注,越来越多人领略到高山族抛陀螺的奇特魅力,许多人联系陈艺强购买陀螺练习。这不仅使高山族文化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促进了传统技艺的生动传承,还增加了收入。
得益于陈艺强的抖音视频、直播,想学抛陀螺的人再也无需像他当年那样自己苦苦摸索。这项古老技艺突破了地域限制,开始走向一种真正的“活态传承”。陈艺强用热爱和坚守,换来了抛陀螺技艺的不断丰富,证明民间传统技艺的强大生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山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交流。
在云山村,陈艺强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客厅”,时常有同村的孩子被奇妙的陀螺吸引,聚在他家尝试练习。他还常到镇里的小学,为学生传授抛陀螺技巧,播撒高山族文化的种子。陀螺落在托盘上旋转的振鸣声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在他听来,格外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