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港城看五年 凭海临风话蝶变
| 2025-11-03 07:41: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编者按: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近日,福建日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八闽行”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院所、服务窗口等基层一线,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学全会精神,共同展望“十五五”发展蓝图,全面记录我省党员干部群众在全会精神指引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各地各部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良好风貌。 东南网11月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林蔚 陈欢欢 通讯员 林思洲) 10月31日下午,福清江阴港区的海面上,几艘巨轮已靠岸,一个个集装箱正被吊运至码头的内拖上整齐堆放。“年底是关键时期,但南下的冷空气会影响船舶靠离泊作业,所以我们得抢抓时间,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福港集箱副总经理张志翔说。 福港集箱承担了江阴港区1~7号泊位的连片开发与统一运营。从空中看,这些泊位连成一条直线,岸线总长超2公里,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单体连片经营集装箱码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我们第一时间学习了全会精神,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张志翔远眺蓝色的大海,与记者边走边聊学习心得。 临港产业强势崛起 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一环,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 “因为对港口来说,货物是核心。有货,船才会来。”福港集箱江阴操作部副经理苏兴孝说,这几年,他所在单位福港集箱已经从早期以集装箱业务为主,逐步拓展至产业配套、整车进出口、海铁联运等多个领域,在江阴港区开通的航线达60余条,航线布局不断完善。在航运市场剧烈震荡、港口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0多万标箱。 “随着港口基础设施的提升,现在进港的船越来越大,刚开港时5万吨级的船已经算是庞然大物,现在20万吨级的船我们都能应对自如。”苏兴孝在江阴港区工作多年,亲眼见证了江阴港区一步步朝着国际深水大港的目标迈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让我们对江阴港区的未来五年更加充满期待。” 打造国际深水大港,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对江阴港区而言,最直观的是这里正在崛起的临港产业。这几年,大量江阴制造的化工产品、新材料、风电设备等从这里“扬帆出海”。 “十四五”期间,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重点扶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通过龙头带动形成两条千亿级化工新材料核心产业链:以万华化学为龙头的聚氨酯及异氰酸酯产业链、以中景石化为龙头的烷烃一体化产业链。这两家龙头在江阴港区都有各自独立的码头,把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经过多年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景石化目前成长为当今全球唯一的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的完整全产业链BOPP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 一个龙头带动“一条链”。“胶带单项冠军”友谊集团进驻江阴后,改变原材料薄膜靠外购的方式,投资建成13条聚丙烯薄膜生产线,而生产原料就来自距离仅3公里的中景石化。 “一条链”形成资源高效配置的“一个圈”。在丙烯脱氢生产聚丙烯过程中,中景石化产生的副产品氢气,可供给万华化学、天辰等园区企业;坤彩科技生产钛白粉需要用到的气体原料,恰恰是万华的副产品…… 链条效应带来了可观的协同效益。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正式步入千亿园区行列。 “产港城人”融合发展 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何以步入化工园区“千亿俱乐部”?记者在与江阴港城经济区的工作人员共学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继续探寻答案。 登上江阴港城经济区办公大楼俯瞰,常年不冻不淤的兴化湾海水碧蓝,港区的泊位码头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过去五年,江阴港城经济区推动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从‘有’向‘优’升级,提升供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化工管廊、污水处理、应急配套等公用基础设施能级。”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林性勇告诉记者。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江阴港城经济区累计实施超百个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产港城人”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 兴产业——持续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累计承接福州自贸区、福州新区下放的审批权限共155项,“十四五”时期累计办结福州自贸片区922项、福州新区105项,成功引入万融新材料、万景新材料、思嘉新材料等龙头企业。 筑港区——实施总长11.1公里高压电力架空管廊、25.8公里公共化工管廊建设,实现闭环双电源供电,构建双热源保障体系,推进东张水库至江阴工业区、里下底水库等供水扩容工程建设。 建城市——“十四五”期间完成港前大道至港区大道段、迎宾大道等园区白改黑道路42.7公里,陆续开展园区道路周边设施改造修缮,持续更新维护园区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及数据管理系统。 聚人气——在福清中心城区配建人才公寓,在江阴港城共享区建设四期共6138套的产业公寓,新厝实验幼儿园、福清一中校区、城关小学校区投入使用,江阴、新厝的美食街开街运营,旗山步道竣工投用。 “生产不再远离生活,生活更加赋能生产。‘十四五’期间,我们努力建设教育优质、商业繁荣、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生活共享区,为园区未来五年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新动能。”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自贸工作处副处长林惠说。 创新港口风帆高张 起吊、平移、放下……李健捷紧盯着眼前的4块显示屏:1公里外,集装箱经由自动化轨道吊从货车上分毫不差地抓取后,轻轻落到堆场,全程用时120秒。 李健捷是福州港江阴港区数智中心的一名远控轨道吊操作员。相比忙碌热闹的码头,远控室显得异常安静,工作人员屈指可数。过去在码头现场的轮胎吊上,1人对应1台设备,一个班次最多操作300个集装箱;现在虽身处远控室,但1人可同时操作4~6台设备,一个班次高峰时可完成八九百个集装箱作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我们以前靠‘单兵作战’,依赖操作手的个人技能。现在是‘平均化高效’,集装箱装卸综合效率大幅提升,这就是智能化带来的高效率。”张志翔领着记者一边介绍港口远程操控系统,一边谈起学习感悟。 “十四五”期间,江阴港区启用数智中心,核心操作系统CITOS上线,智能闸口投产;33套信息系统投入使用,5G通信、AI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在港区生产作业、安全监管、财务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3台远控岸桥、10台自动化轨道吊投产……10月29日,随着6台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车辆(IGV)投入作业,江阴港区装卸生产运作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李健捷告诉记者,全流程自动化后,关键环节实现无人化,这意味着江阴智慧港建设取得又一突破性成果。 以“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十四五”期间,福州港江阴港区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已建成9个集装箱泊位、4个连片液体化工码头、1个煤码头,先后开通中欧、中老、中亚班列,其中中欧班列已运行70班次,运送货物5950标箱、货值11.9亿元。 凭栏临风,极目海天,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正徐徐铺展。福清市委常委,江阴港城经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克才表示,“十五五”时期,江阴港城经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工作要求,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彰显担当作为,奋力在省市发展大局中勇挑责任重担、展现更大作为。 学习手记 为实体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林蔚 陈欢欢 在江阴港城经济区采访,记者和企业家、员工、管委会干部职工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远洋巨轮、深水大港以及背后的临港产业集群,让我们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福州自2020年正式跻身GDP万亿城市行列以来,连年跨越千亿台阶,背后是实体经济的支撑和加速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阴港城经济区的实践表明,发展实体经济,关键在于培育有生命力的产业生态。壮大实体经济,不能只靠企业单打独斗,更要靠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自贸区制度创新释放红利,到综合保税区赋能开放,再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持续完善,正是这些有形与无形的“深耕细作”,激发了企业活力,让企业敢于投入、勇于创新、乐于扎根,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全球第一”。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政府来说,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为实体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