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祖祭典现场航拍图 林春盛 摄
东南网11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伊晓燕 许双萍)
海浪缱绻,晴空烟霞,11月的湄洲岛仍浸润在南国特有的温润中。2日早上7时刚过,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上已是人潮涌动。广场东西两区坐着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妈祖敬仰者,两侧的连廊层楼间也水泄不通,“一帆风顺”“天上圣母”等幡旗随风轻扬,不时拂过一张张虔诚仰望的面庞。
千年信俗,赓续不绝。第二十七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此拉开帷幕,天南地北的方言汇成同一种声音,共诉一份跨越山海的信仰。
天后广场盛装迎宾,处处洋溢着庄重热烈的氛围。矗立于祖庙山门前的“湄洲圣境”牌坊之下,妈祖圣像肃穆庄严、面容慈和。被誉为“中华三大祭典”之一的国家级非遗——湄洲妈祖祭典将在此举行。
莆田学院体育学院大一学生陈铭宇首次参加祭典演出。作为妈祖座驾前的仪仗队“少将”之一,他须在典礼开始时与同袍齐鸣哨角。“现场阵势庄严,我既紧张又激动。”陈铭宇说。带队老师细致叮嘱跑位与节奏。看似简单的跑位与吹响三声哨角环节,同学们已在校园里反复演练了两周。这场严格遵循古制的仪轨,承载着跨越代际的传承。
欢腾的不只祖庙,此次旅游节开幕式首次突破地域限制,在越南、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同步设立11个分会场。此刻,越南妈祖文化董事会、澳大利亚悉尼天后宫、法国妈祖文化联谊会、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镇海宫,以及中国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的妈祖敬仰者们,正通过视频连线“云端”相见。当镜头切向各个分会场,祖庙广场上便响起热烈掌声。五洲同频,心海同光,情谊在屏幕内外传递交融。
8时30分,开幕式开始。莆田市领导向远道而来的泰国前总理川·立派、博茨瓦纳驻华大使巴特朗·塞雷马等来宾表示欢迎。随着三通鼓响,礼炮轰鸣,庄重的妈祖祭典拉开序幕。
祭典核心是“三献礼”。主祭人率众行三跪九叩大礼,恭迎妈祖;手持羽龠的舞生跳起庄重的“八佾舞”;主祭人依次敬献帛、酒与鲜花……全程肃穆有序,尽显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博大精深。
贯穿祭典的《海平》《和平》《咸平》三个章节音乐,旋律古朴典雅、庄重肃穆,融合了宫廷音乐、道教音乐和莆仙地方音乐的特色。编钟与编磬之声清越悠扬,埙、笛等乐器交织出中正平和的雅乐氛围,与典雅的仪仗、虔诚的叩拜融为一体。“相当高雅!”福建省合唱协会会长邵宁现场聆听后发出赞叹。
在司仪的引导下,嘉宾代表缓步走向妈祖圣像,敬献花篮。祭典尾声,通赞朗声诵读祝文,祈愿响彻云霄:“一愿两岸和平;二愿民族昌盛;三愿海丝之路,一帆风顺!”
仪式结束了,观众仍沉浸其中,目光追随着妈祖圣驾,纷纷拍照留念。“很震撼,场面宏大,令人心潮澎湃。妈祖的大爱精神在祭典中得到了完美诠释,那种肃穆与虔诚直击心灵,看得人热血沸腾!”来自深圳的妈祖敬仰者申亦荣感慨道。
祭典余韵未消,湄洲岛的热情已扑面而来。旅游节期间,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莆田特色非遗展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岛上徐徐铺展,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妈祖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魅力。
1日,“周末戏相逢”专场演出以莆仙戏的悠扬、歌舞的深情与杂技的惊绝,演绎妈祖福泽天下的故事;为期一周的闽台文旅交流成果图片展,呈现两岸文旅产业与同胞情谊的交流成果。
文旅产业合作与推介同样活跃。30多名台港澳旅行商到莆田踩线调研;“福建礼物”展台上,妈祖文创精品将信仰与祝福变成“带得走的文化”。
从一场祭典到一系列活动,历经27届积淀,妈祖文化旅游节逐步发展成为融汇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两岸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综合性文化平台,持续焕发跨越时空的时代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