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本土菌种当家 富民产业升级

2025-11-04 09:27:34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创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菇房内已经一片忙碌。“近段时间,秀珍菇价格比较高,我们很早就起来采收了。”采摘工林妹莲一手用剪刀将鲜菇剪下,一手麻利地接过再装进筐里。

城市还未被第一缕阳光唤醒,一筐筐新采的秀珍菇已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这些鲜菇12个小时内可达上海、浙江等地,15个小时内可达广州、深圳等地。

秀珍菇产业是罗源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经过30多年发展,罗源秀珍菇远销全国各大城市。高峰时期,罗源秀珍菇市场份额一度占到全国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秀珍菇之乡”;而起步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基地。

一县之力,何以实现“全国最大”?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省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菇房,钢架上一朵朵食用菌紧密生长,菌盖与菌柄比例匀称协调,朵形舒展优美。眼前这长势喜人的品种,是新一代优质食用菌品种“秀64”。

“10年前,种菇全看天吃饭,夏天温度高,菌包容易发霉,冬天温度低,出菇速度又慢,一年只能种两三茬。”长兴农业负责人黄潘顺回忆道,因为全靠人工操作,出菇效率低,还容易感染杂菌,生产只能停留在小作坊模式。

转变始于科技创新的破局。近年来,起步镇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中国菌物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围绕菌种选育、种植技术、生产设备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

“‘秀64’是我们和罗源县农业农村局合作选育出的本土优质品种,彻底解决了罗源秀珍菇长期依赖引种的痛点。”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刘新锐介绍,它还提升了秀珍菇菌种的稳定性,保障了菌种的质量安全。同时,秀珍菇栽培从传统的大棚季节性种植向工厂化栽培转变,大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

今年6月,黄潘顺开始种植“秀64”,切身感受到这个品种的优势。“抗逆性明显增强,成品菇合格率从75%提升到85%以上。”他告诉记者,如果产量持续保持高位,将把所有菌种都换成“秀64”。

逐渐地,“秀64”成为罗源县“当家”菌种。

与此同时,当地还为菇房装上“智能大脑”,温度精准控制在18℃,湿度保持在90%,确保朵朵秀珍菇茁壮成长。“新建的控温控湿菇房能精准控制环境,让秀珍菇在最适宜条件下生长。”创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钟则銮介绍,智能化管理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鲜菇的品质和产量,出菇时间从70天缩短至55天。菇房每天能生产3万多包秀珍菇。

目前,起步镇4家菌包企业中,2家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平均每家年产1000万袋菌包。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培育重点,和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在探索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栽培技术提高等方面不断努力。”罗源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研发中心副主任杨睿介绍,秀珍菇液体菌种接种养菌项目投产后,菌包感染率从8%降到1%,产量翻了3番,养菌时间从120天缩短到50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