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4日讯(本网记者陈楠)记者获悉,“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活动在重庆落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选送的3件作品(含群众合唱团队)获得群星奖(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获奖作品分别为:厦门小品《我AI 我家》(戏剧类)、泉州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曲艺类)、群众合唱团队“福州小茉莉合唱团”。
据了解,本届“群星奖”评选中,福建省共有5件作品(含一个群众合唱团队)入围终评,最终3件作品脱颖而出、摘得“群星奖”,宁德广场舞《福满畲乡》和泉州舞蹈《向远方》2件作品荣获入围奖。这一成绩创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后,福建省在该奖项上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入围数量与获奖数量双创新高。
据介绍,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省文旅厅提前谋划、扎实推进、精心指导,将参赛工作列为全省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通过采用赛事选拔与新创孵化双线并重的推进机制,并组织专家全程介入、精准辅导,系统推动“闽派”特色群众文艺作品实现质的提升。在省文旅厅的有力组织与全程保障下,参赛作品经历了从创意萌发到舞台呈现的全流程精细打磨,使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小品《我AI我家》
作品以科技为镜,映照出代际情感的循环与困境。孩子添置AI家电为父母解闷,智能设备带来便捷生活,却填补不了亲情缺位空白,始终无法替代儿女温暖的陪伴。待子女离家,父母恍然惊觉,眼前场景竟与往昔如出一辙:当年自己忙于工作,不也是随手用洋娃娃敷衍女儿的陪伴渴望?这份跨越时空的相似,成为叩击心灵的回响。而监控镜头另一端,女儿女婿目睹父母的怅然,被亲情牵引,匆匆折返。作品以科技为引,道尽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南音表演唱《福盈刺桐城》
作品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传统曲牌“短滚”为根基,以童声吟唱,在古老声腔中配以琵琶、洞箫等传统乐器演奏并与活泼的打击乐四宝、响盏、木鱼、等相互交织,演绎“涨海声中万国商”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又勾勒出“满城刺桐映红霞”的现代城市画卷。十二名小演员以纯真声线碰撞南音的深沉悠远,形成“古老而清新”的艺术效果,成为泉州“南音进校园”三十五年来“以童声续古韵”的传承实践。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
走过25年公益之路的“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以清澈和声唱响时代心声。原创作品《记忆中的那些歌谣》,以灵动的音符唤醒一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而经典改编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则通过童声特有的真挚感染力,传递出新时代青少年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据介绍,群星奖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是表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展现各地群众文化发展水平、激发基层文艺创作活力的核心平台,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届评选中,福建省群文作品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成绩生动彰显了新时代福建群众文艺工作的丰硕成果与整体水准,有力提振了全省群众文化领域的创作热情,进一步推动了群众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营造蓬勃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上图片由文旅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