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如何养生 福建中医专家这样建议
| 2025-11-04 21:51: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
东南网11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今年11月7日将迎来立冬节气,今日上午,福建省卫健委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立冬时节健康养生”主题,结合福建地域气候特点与中医养生理论,为公众带来专业指导。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钱新春介绍,福州和潮汕地区“立冬食蔗齿不痛”的古老习俗,印证《本草纲目》“蔗能润燥”的记载;泉州“立冬进补”的传承,诠释着“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食疗精髓。漳州“立冬药浴”以当归艾叶温经,践行“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的预防理念;而闽南地区亦有“立冬食补”传统,以姜母鸭、羊肉汤温养脾胃。在节气更迭中,以食为药、以养为防,让古老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共筑健康屏障。 冬天适宜怎样的运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院长林丽莉教授为不同任区努定制了运动方法。她建议,儿童需注重饮食温软、睡眠充足、衣着适度,可尝试简单的小儿推拿,如按揉足三里穴;中青年应避免熬夜和生冷饮食,可选择快走、瑜伽等和缓的运动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老年人则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日常可按摩太溪、足三里等穴位,以鼓舞阳气。她强调,冬季运动应以身体“微热,不出汗”为度,避免阳气过度耗散。 针对立冬后颈肩腰腿痛旧疾复发或加重的情况,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一科主任连晓文推荐“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中药烫熨+太极云手”三重疗法,通过松解筋结、温经散寒、强化核心肌群,帮助患者平稳过冬。他强调,立冬后气血遇寒易凝、筋骨易僵,养生重在“温通”,建议公众可在正午时分艾灸足三里与命门穴各10分钟,并每日练习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与太极拳的“云手”等动作,练习时需保持“心静神定”。 立冬后,昼短夜长,阳气内藏,人们最易出现“早困晚醒”状态。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脑病康复五科主任赖靖慧指出,这多由寒、燥、郁、痰引发。她提出助眠建议:睡前温水泡脚、按揉神门穴与安眠穴、饮用温性安神茶,如用桂圆+百合干或者酸枣仁+茯苓煮水代茶饮。此外,睡觉时应注意腰腹与脚部保暖,可穿宽松的棉袜入睡,盖被时确保腰腹不外露,避免夜间受寒影响气血运行而干扰睡眠。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