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不老
| 2025-11-09 08:41: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陈惠颖在比赛中。 东南网11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文 林熙/图)在全运会赛场上,年龄已经不是青春唯一的标识。 8日,两位福建队的老将用坚持跨越时间的围墙,写下了竞技体育最为动人的故事。当天,1989年出生的薛晨和1993年出生的陈惠颖分别在沙滩排球、武术套路两个项目上,为福建队夺得两枚金牌。 这是薛晨的第六届全运会,陈惠颖则是第五次踏上赛场,她们都曾经获得过全运会的金牌。很难想象,当一个人越过山丘,抵达顶峰之后,依然能保持着对赛场的渴望。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的终极奥义——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永远的坚持。 薛晨:表现最好的自己 女子沙滩排球决赛,与36岁的薛晨隔网对立的是来自南京体育学院的严旭/周明利。当薛晨在2005年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时候,周明利刚刚出生。搭档曾津津,足足比薛晨小了一轮。 在半决赛中,上届全运会17岁以下组冠军严旭/周明利大爆冷门,以2∶0轻取赛会头号种子、新疆组合夏欣怡/王婧哲,闯入了决赛。赛后,周明利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内心的喜悦。 8日的决赛赛场,站在周明利对面的薛晨同样“不可思议”。在本届全运会之前,薛晨已经搭档5名不同的队友,参加了5届全运会,其中3次闯入决赛,收获一金两银。再次闯入决赛,薛晨在赛前表示:“最后一场球,希望我们两个都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在遇到严旭/周明利这对年轻人之前,薛晨/曾津津一路顺风顺水,无论是小组赛还是淘汰赛,均以2∶0击败对手,未丢一局。但是走向最高领奖台的路,并没有如以往一般顺利。决赛中,薛晨/曾津津以21∶15先胜一局,严旭/周明利在第二局以21∶13扳回一城。最后的决胜局,双方的比分交替上升。直到最后,薛晨/曾津津才将比分拉开,并以15∶9锁定胜局。 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对于老将来说,体能和伤病始终是无法绕开的问题。薛晨说:“这届全运会资格赛从一年8站压缩到两个半月8站。在密集的赛程和高温下,我们基本上都在比赛、恢复、再比赛、再恢复间循环。”根据资格赛规则,运动员可以选择8站中6站的最好成绩。“我们选择了6站6赛,这的确有点冒险,但健康比赛是第一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不容有失的6站比赛中,她们是唯一一支每站比赛都挤进前四的队伍。 对于本次全运会,薛晨表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关一关去闯。从小组赛第一场开始,不管对手是谁,我们要把自己做好,最终结果不好,也可以坦然去面对。” 四战奥运,六征全运。36岁的年纪,在退役和复出之间来回切换,薛晨割舍不下对沙排的热爱,也一直用行动打破“中国女运动员年龄上限”的偏见。 这一刻,金牌是最好的注脚。至于未来,依然是一切皆有可能。 陈惠颖:坚持因为热爱 8日晚上,全运会女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项目进入了最后一个项目南棍的角逐。倒数第三个上场的陈惠颖单手持棍,面壁而立。赛场上,队友张雅玲的表现赢得了场上的阵阵喝彩。 上场前面壁,这是陈惠颖多年来保持的习惯,每一个项目都不例外。“当时自己就是呼吸急促,只能通过深呼吸不断调整,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陈惠颖说。 从上午的南拳开始,到下午的南刀,再到晚上的南棍,陈惠颖3项得分始终是全场最高,而且都是9.830分。“其实,一项比一项紧张,尤其是越到最后决胜负的时刻。”即便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全运会,即便在2017年已经拿过全运会的金牌,“紧张却始终没有改变”。 对于自己当天的发挥,陈惠颖感到满意:“非常稳健,非常从容,应该是这段时间来我发挥最好的一次。”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从2013年开始,林凡、陈惠颖、张雅玲这3名福建选手先后站上了女子南拳项目的最高领奖台。 已经32岁的陈惠颖是本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女子项目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在她的身后,上届全运会冠军张雅玲同样发挥出色,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银牌。 时代总是这样,恰如长江后浪追着前浪。陈惠颖却很淡然:“年轻人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毕竟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我在自己的时代中做好自己就行了。”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旁边北京队的小姑娘向陈惠颖伸出了大拇指,陈惠颖同样回以大拇指。 “这4年我的心态更加成熟了。”从上一届的失利,到这一届的卷土重来,陈惠颖说,“只有更加相信自己,才有了更好的发挥。” 如果把时间的跨度拉长,8年的时间里,陈惠颖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实现了从一个全运会冠军到另一个全运会冠军的跨越。“如果没有大家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很难走到现在。”在这些之外,陈惠颖说,“坚持是因为热爱吧。” 当第二次夺得全运会冠军,陈惠颖对武术的热爱要换一种方式了:“是时候离开了,差不多也要准备后面教练员的工作了。”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