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一小步 享老一大步
| 2025-11-09 08:41: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
三明市三元区大力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 改造一小步 享老一大步 东南网11月9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陈渴 刘子豪)楼栋青瓦红砖,道路宽敞整洁,彩绘栩栩如生……近日,漫步在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焕然一新的环境正在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度。沿着溪流行走,一路鸟语花香,居民姜文静的公婆家,就坐落在推窗即景的岸边。 姜文静正拿着刚洗好的衣服准备晾晒。她倚靠在木质栏杆边说,加装的栏杆,能时刻保护老人的安全。 如今,在三明市三元区,有138个像姜文静公婆那样的银龄家庭开启更安全、更舒适的晚年生活。 一户一策,因人而异 作为全区最早开始适老化改造的镇街,2019年起,岩前镇就聘请专业团队入驻开展“陪伴式”服务,通过打磨每一个可感可知的细节,实施“一户一策”,对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提升住宅宜居度。 从姜文静公婆家的晒衣区到厨房的路上,团队贴心地安装了雨棚,免去了撑伞收伞的麻烦。从进门到屋院,从防护栏到雨棚,一体化适老化设计让姜文静及其家人在田园般的环境中找到了“专属”的安全感。 此外,团队还针对雨天路面湿滑易摔倒的情况,在姜文静公婆家的小院压出防滑纹路面,并在“福”字框架的置物架上,整齐堆放着农户生活所需的柴火,拿取木柴时再也不会出现柴堆塌陷和柴棍滚落的情况。 黄光裕年过六旬,多年前因高血压引发中风,行动不如从前。现在,父母和他一起住,照顾其饮食起居,然而,即便住在一起,也无法做到全天候守护。 厕所是老人活动的“高危区”,还好在镇里的适老化改造的帮助下,家中安装上马桶扶手和坐式洗澡椅,黄光裕实现了自主如厕和洗浴;门前有了水泥护坡和扶手,父母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今年以来,岩前镇紧盯政策导向,通过多方资金拼盘,逐步扩大改造覆盖面:精选了解当地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的农村工匠,在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的同时,提高了当地住户的适配度。工作人员跟踪回访,听取入住反馈,对改造成果进行微调,确保效用最大化。当地把握银龄家庭需求制定的“一户一策”得到广泛认可。 智慧赋能,细节贴心 近日,三明市三元区白沙街道群一社区工作人员涂政涵来到毛福明大爷家里。 “大爷,上次给您买的适老化设备都装上了吗?”涂政涵关切地询问,见老人不答,他环顾周围,看到坐浴椅的零件还摆放在过道上,便热心帮忙安装起来。 毛大爷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儿。老人偏瘫数年,是街道适老化改造的重点对象。 经过一番改造,家中装上了感应灯、报警器、防撞条……各处小小的细节,体现着周全的考虑。 “这个智能门锁可好用了!以前每次回家都要掏钥匙开门,我这身体又不利索。现在只要停在门口,门就自动打开了!”说起智能门锁,毛大爷赞不绝口。如今,起夜时,感应灯自动开关;若是不小心摔倒,报警器会及时往子女手机上发送警报…… 这些来自“科技”的照顾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让区里的老年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家住洋溪镇上街村的黄爱娇,患有帕金森免疫系统疾病和类风湿骨质疏松症。此次适老化改造,政府为她家多处安装安全扶手,对卫生间和淋浴房进行蹲改坐改造,并安装了恒温花洒。 陈大镇碧溪村村民李上才今年81岁,经过适老化改造,他家门前的土坡增设了扶手,更加方便的出行设施让李上才“想走就走”。 7月初起,陈大镇着手适老化改造,两批共18户改造很快完成…… 齐心协力,汇聚暖流 在这场适老化改造中,社会各界汇成了一股强大的爱心力量:各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全面了解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以及对适老化改造的具体需求,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在改造过程中,还及时协调解决各乡镇街道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此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踊跃投身参与:三元青年企业家协会、厦门三明商会、福州三元商会、三元区慈善总会等4家商(协)会以及三明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截至8月底,共捐款近30万元。这些善款,悉数投入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工作中。 许多家庭在适老化政策引导下,主动参与改造设计,通过加装防滑地砖、助力扶手、紧急呼叫装置等项目,形成“政府补一点、家庭出一点、企业让一点”的多元协作模式。 截至9月底,三明市三元区核销适老化改造补贴931笔,申请补贴金额120.62万元,带动消费433.68万元;已下拨各乡镇街道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资金共61.5万元。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