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9日讯(本网记者 薛莞馨)11月8日至9日,由教育部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福建农林大学承办的2025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林学-碳中和分会场)在福州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聚焦林学与碳中和领域的协同发展,旨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来自葡萄牙、日本、法国、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的60余位知名学者,15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参加会议。开幕式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副院长吴松青主持。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教授致辞 主办方供图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服务全球生态安全、应对碳排放等方面的工作,并指出,本次会议以“林学-碳中和”为主题,是对全球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有力回应。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东京大学则定真利子副教授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东京大学则定真利子副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并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作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载体,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尤为重要。她呼吁各国加强在森林康养、碳中和技术等领域的交流协作,携手应对生态挑战。
主题演讲 主办方供图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9个国家与地区的18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浙江农林大学林楗仁教授介绍了山核桃CiWRI2基因的研究进展,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北京林业大学王永林教授深入解析了杨树腐烂病菌与树皮微生物协同致害的分子机制,为森林病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东京大学、台湾东华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充分展现了林学与碳中和研究的广阔前景。
主题演讲 主办方供图
11月9日,会议举办了“俞新妥学术论坛”及2025年度俞新妥奖学金颁奖仪式。据悉,该论坛与奖学金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发起设立,以我国著名林学家、“杉木之父”俞新妥先生命名,旨在弘扬其严谨治学、献身林业的精神,激励青年学子投身绿色事业。
俞新妥奖学金颁奖仪式 主办方供图
俞新妥学术论坛 主办方供图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森林灾害防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森林碳资产管理、森林游憩与康养产业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主题演讲、研究生论坛及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参会代表不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还在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绿色技术发展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为促进区域乃至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