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体育代表团入场。
东南网11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特派记者 肖榕)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未来12天的时间里,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国体育精英展现风采、挑战极限的竞技场。
本届全运会,我省共有587名运动员获得全运会决赛阶段的参赛资格,历史上首次突破500人,比2021年陕西全运会增加157人。参赛人数水涨船高的同时,我省共获得29个大项、237个小项的决赛资格,同样创造历史新高。
在开幕式前进行的各项比赛中,福建体育代表团收获5金5银5铜,暂列金牌榜第五位,实现“开门红”。
突破可喜
“开门红”里,“突破”成为我省健儿的主旋律。9月28日,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跆拳道健儿项启彰在男子80公斤级比赛中夺得了我省在本届全运会上首枚竞技项目的金牌。同时,这也是我省时隔8年再次摘得全运会跆拳道项目的金牌。
突破接踵而至。10月13日,苏连博凡在射击男子25米手枪速射个人决赛中敢打敢拼,最终加赛制胜,为福建射击队射落时隔20年的又一枚全运会金牌;10月29日,在帆船女子爱尔卡6级比赛中,黄丽飞收获了我省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全运会奖牌;11月6日,兰天辰劈波斩浪,夺得了我省全运会历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游泳奖牌;11月7日,童心夺得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金牌,这是福建选手时隔32年再次在这个项目中站上最高领奖台……
突破不仅来自个人,更来自整个团队的提升。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福建队夺得2金2银,创造了自1977年建队以来的全运会最好成绩;历史上首次晋级全运会决赛圈的福建20岁以下男子足球队以2胜1负的成绩从小组赛中突围,闯入八强,他们的突破之旅仍在延续……
当突破成为常态,福建竞技体育的故事也就有了新的活力。
坚守可敬
久经沙场的老将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本届全运会上,我省共有8名运动员参加过5届以上的比赛,超过30岁的运动员共有41名,年龄最大的是43岁的射击运动员白一廷。
11月8日晚,36岁的薛晨和32岁的陈惠颖分别在女子沙滩排球、武术套路项目上为福建队夺金。其中,薛晨搭档曾津津夺得的这枚金牌,是我省首次夺得全运会女子沙排项目的最高荣誉;陈惠颖的金牌,则延续了我省在全运会武术套路女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项目上的四连冠。
无论是第六次参加全运会的薛晨,还是第五次参加全运会的陈惠颖,她们此前都曾夺得过全运会的金牌。支撑着她们依然渴望挑战自我、攀登高峰的动力,始终来自对项目的热爱。
这种热爱与奖牌的颜色无关,他们踏上全运赛场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致以掌声和敬意。在帆船帆板赛场上,36岁的陈惠超六战全运,尽管与奖牌擦身而过,也永不言弃;在射击场上,37岁的“妈妈级”选手张靖婧依然执着……
赛场上,福建老将们用拼搏应对状态起伏,用坚持诠释着各自对体育事业的热爱。或曾攀上高峰,或曾历经曲折,他们始终闪耀着昂扬的斗志。
后生可畏
老将们的奋斗经历正激励着更多年轻运动员为梦想踏上赛场。
本届全运会,我省参加决赛阶段的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11岁,平均年龄仅21.5岁,首次参加全运会的达356人,占比达60.6%,是一支以老带新的队伍。
在前期结束的比赛中,年轻选手正成为闽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1岁的项启彰、21岁的苏连博凡、21岁的王彦宇、21岁的杨荣煜、16岁的吴静萱在他们的第一次全运会之旅中就站上了领奖台。在乒乓球比赛中,同为18岁的罗杰乘和姚梓旋联手,闯入青年组混合双打四强,创造了我省乒乓球项目在全运会的历史。
对于这些年轻的福建健儿来说,全运会是他们走向更大舞台的重要一步。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将有更多的年轻人登场,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本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举,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在全运会正式开幕之后,我省运动员将继续在皮划艇、体操、田径、羽毛球等多个项目上向金牌发起有力冲击。
南海之滨,湾区大地,也将见证福建体育再攀高峰的坚定步伐。
相关链接>>>
第1金:跆拳道男子80公斤级 项启彰
第2金:射击男子25米手枪速射个人 苏连博凡
第3金:武术套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童心
第4金:武术套路女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 陈惠颖
第5金:女子沙滩排球 薛晨/曾津津
第1银: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 张倩颖/林峰
第2银:帆船女子爱尔卡6级 黄丽飞
第3银:帆船男子水翼帆板级 黄震
第4银:武术套路女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 张雅玲
第5银:武术套路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王彦宇
第1铜:帆船女子49人级 邱晓明/余雪彬
第2铜:帆船男子水翼风筝板级 杨荣煜
第3铜:马拉松游泳女子10公里 吴静萱
第4铜:跳水男子个人全能 崔彰喻
第5铜:马拉松游泳男子10公里 兰天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