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夜景 |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提供
清晨,在零排放、全自动码头——福建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国际货轮缓缓停靠,从货轮船体中延伸出的高压电缆接到码头岸电系统的高压接电箱上,即可实现向货轮供电。
在充足稳定的电力护航下,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车间平均每4秒就能生产一块曲面屏,每9秒就能产出一块折叠屏。
夜幕降临,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的路灯亮起。这个电力提升改造后的城中村,改出产业“新流量”,迎来一拨拨结伴而行的游客。

▲电流奔涌处,发展正酣时 | 高亚玲
电流奔涌处,发展正酣时。从清晨到夜晚,从码头、企业到城中村,安全、可靠、绿色的电能点亮着万家灯火,驱动着生产齿轮,托起特区的发展之梦。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拼搏、奋勇争先,用充足的电能强劲支撑厦门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断开创新局面。今年1月——8月,厦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8%,其中工业用电增长7.7%。
改革潮涌
筑牢开放发展的电力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这片联通世界的开放热土背后,离不开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的硬核电力支撑。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设立自贸片区供电服务中心,零距离服务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从项目获批起,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就主动上门对接,并持续为我们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提前替我们考虑了很多用电细节。”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钨新能”)副总经理陈庆东说。厦钨新能成立9年来,先后6次开展用电增容,用电容量较成立时增长近7倍。如今,厦钨新能已发展成为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其拳头产品钴酸锂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
充分发挥厦门自贸片区政策优势和示范效应,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全面提升供电服务。全国首创用电项目整体租赁服务、电力外线建设“零投资”、实施“点餐式”办电服务……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的供电创新举措在这里落地实施,为企业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也为厦门自贸片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厦门远海码头 |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提供
今年来,位于厦门自贸片区的厦门远海码头,集装箱船舶高压连船艘次、供电量、供电时长不断增长。作为福建省首个集装箱船舶高压岸电项目,码头设计供电容量3000千瓦,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约3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51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4.8吨。在该项目的带动引领下,港口岸电“朋友圈”越来越大,港口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 | 高亚玲
改革不停步,发展不松劲。一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迭代升级“EASIER 用电”营商环境品牌,提升“获得电力”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全省率先推行“开办企业+用电申请”联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2项经验入选省发改委典型案例。
动能澎湃
激活“两新”融合的电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特区“两新”融合的新征程上,厦门供电公司是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厦门天马第二回路220千伏专用电力外线工程竣工 | 葛胜武
近期,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回路220千伏专用电力外线工程竣工送电。这意味着这个国内已投产单体最大的第6代柔性AMOLED工厂有了双回路供电。电力“双保险”不仅破解了天马核心设备“20毫秒电力安全线”的刚需,更成为精准电力服务支撑新型显示千亿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实践。
高科技企业对供电连续性要求极高。7月25日,随着10千伏涌新一环931线路配电网改造工程送电,厦门配电网1410条馈线自动化布点优化完成,厦门成为福建省首个实现馈线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100%的地市。据初步测算,厦门全市实现FA(馈线自动化)落地后,高新技术企业因停电导致的间接损失可同比有效下降63.8%。
目前厦门全口径供电可靠率已达99.9985%,跻身全国主要城市电网可靠性前4位,达到并超过大部分国际一线城市先进水平。“最强电网”护航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

▲福建省首个政企共建的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落地 | 高亚玲
“两新”融合,要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6月18日,福建省首个政企共建的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揭牌。“过去采购绿电绿证,常常奔波多方,流程繁琐。现在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算是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专业化的绿电绿证服务送到园区,以“零距离”服务模式帮助企业降低出口碳关税成本、完成碳配额指标等,助力企业从“用好电”向“用绿电”转型。截至8月底,厦门有3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结算绿电超1.2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过50%。
改造升级
构筑融合发展电力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山海之间,电力的改造升级,不断奏响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铿锵旋律。

▲位于厦门市军营村高山茶园的七彩池观光廊道 | 叶成才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军营村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村里的充电站不仅留住了游客,更为乡村振兴增加了底气。在这个厦门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厦门供电公司推进以农村智慧微电网为载体的山村智慧能源管理示范项目落地,建设了分布式储能设施,投放了适配民宿经营要求的充电桩,为自驾新能源汽车的游客配好桩充好电。分布式储能设施的投用,宛如一个个“超级充电宝”,能在电网故障等极端情况下瞬间启动,为游客和村民生活提供应急供电保障。

▲厦门老城区的深田社区 | 高亚玲
蝶变同样发生在厦门老城区的深田社区。2024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深田社区展开了一场“绣花式”的电网升级,将供电容量从不足2000千伏安提升至3440千伏安。来自台湾的司徒先生是第一批受益者,他的“thank you cafe bar”从提交用电申请到正式通电仅用了不到一周,且全程无需承担供电设备费用。如今,近2000家各类业态商铺集聚深田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购物、餐饮等生活需求。作为厦门市197个老旧小区电力改造计划的标杆,深田社区的经验正在思明区加速复制。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员工在欧厝码头检查用电设备 | 高亚玲
针对欧厝社区冷库建设、渔业养殖、海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延伸的用电需求,自2024年起,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推进欧厝社区电网升级改造,截至目前新增供电容量3950千伏安。二期工程预计年底前完成,将新增供电容量3150千伏安,确保从捕捞到加工、储存的每一个环节都“电力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