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时评 | 以政策“定心丸”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
| 2025-11-12 07:46:2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锚定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服务保障等民间投资痛点堵点问题提出务实举措,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政策动能。 民间投资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看,民间投资长期占据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其活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大盘稳不稳、发展动能强不强。对福建而言,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约七成税收、七成GDP、七成科技创新成果、八成城镇劳动就业、九成企业数。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的鲜活载体,是推动福建从民营经济大省迈向民营经济强省的关键支撑。 如何将政策“大礼包”转化为福建实践,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答案或许就在准入更畅、融资更活、服务更优的执行路径中。 以清单化攻坚破除准入壁垒,让民间资本“进得顺”。投资需贴近需求才能精准布局,放开准入才能出新出彩。应聚焦重点领域准入障碍,细化细分基础设施和新经济领域等行业目录,建立民企与国家队同台竞技的推介清单、招投标等隐性壁垒的清零机制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简化优化重点项目、中试项目审批程序,切实打通“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营造“放心投、大胆干”的良好环境。 以多元化创新破解融资瓶颈,让民间资本“融得易”。融资是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和先决条件。应着力扩大投贷联动机制覆盖面,加强金融“活水”对专精特新等企业和项目的精准滴灌,加快基础设施REITs试点扩容激活沉淀资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和“信用+贴息”等差异化支持,降本增效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 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让民间资本“投得安”。提升数字化、智慧化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应进一步完善高效集成的政务平台,持续深化要素信息共享、挂钩联系工作等机制,推动“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免申即享”“四通四到”等服务创新,强化数智赋能规范涉企监管,用确定性服务消解投资顾虑。 政策落地方见真章。唯有在准入畅、融资活、服务优上出实招、求实效,持续厚植会投能投敢投想投的发展沃土,才能推动民间投资增速保持领跑态势,为全国经济大局贡献福建力量。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