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鹭岛厦门迎来年度光影盛事——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正式启幕。为期5天的活动中,电影节光芒璀璨、福建电影产业借势起飞,凭借山海文化、侨乡特色、海丝文化等文化气质,逐步构建起独具一格的闽派特色发展路径。
而这届电影节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行业盛典:它以厦门为核心,辐射八闽大地,将福州、泉州、漳州、平潭等多地的影视取景地串联成线,让福建的山海风光、人文底蕴与影视产业实现深度共振,书写着“光影福建”的崭新篇章。


作为金鸡奖的“常驻举办地”,厦门早已不是单纯的 “天然摄影棚”,而是成长为兼具创作、制作、展映、文旅功能的“影视出品地”。

本届电影节期间,这座城市处处浸润着光影气息:开幕式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举行,线上多平台直播,让全球观众共赏闽南风情与电影魅力;“点亮金鸡”环节,采用国内少见的超大飞幕与息幕装置回归电影银幕概念,结合“全民点亮金鸡”的仪式,一张张人工智能生成的专属电影海报在冰屏上叠加成“百川汇流”的壮阔图景;11月15日的颁奖典礼红毯仪式,特意选址新打造的“金鸡百花梦想大道”,这条赛后将常态化向公众开放的红毯,成为连接影视产业与市民生活的新纽带。


以上3图源:厦门广电
镜头下的厦门,每一处风景都自带故事感。鼓浪屿的“最美转角”见证《暗恋·橘生淮南》的浪漫邂逅;毓德女学校旧址的一砖一瓦镌刻《沉默的荣耀》的旧日时光;杏林大桥的城市天际线为《开端》增添了清新的画面质感;人民体育场则因《西虹市首富》的热血剧情成为网红打卡地。


而本届电影节的158部展映影片、46场主创见面会,更让这些取景地与电影故事深度绑定,影迷们循着镜头足迹,在街巷间邂逅银幕里的熟悉场景。

图源:新华网
配套活动同样亮点纷呈:金鸡・鼓浪屿论坛首次采用“论坛+沙龙”形式,以“像素与诗意:动画电影的意境”“XR电影创作对谈”等主题,搭建起中外影视人交流的高端平台;虚拟现实电影季持续至2026年2月,借助LBE大空间技术带来沉浸式观影体验,让科技与影视碰撞出新火花;“有福电影”公益展映活动覆盖全省,从城市影院到乡镇文化站,让光影温暖渗透城乡肌理,践行“电影为民”的初心。

此外,电影工作者走基层惠民活动走进国贸中心、金圆金融中心、屿见闽南等地,通过互动演出、交流分享等形式,让影视艺术贴近群众。


图源:厦门广电

福建的影视魅力,从来不止于厦门。这片兼具山海之胜、人文之韵的土地,从闽东的绿水青山到闽南的古厝老街,从平潭的海岛风情到客家的土楼古堡,每座城市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取景优势,成为影视创作的“富矿”。

图源:海西晨报
福州作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这座古城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现代活力。解放大桥的欧式穹顶与闽江夜景交相辉映,成为《失孤》开篇的经典场景,让城市记忆随剧情流转;三坊七巷的青石板路、白墙黛瓦,曾为多部年代剧提供天然布景,市井烟火与文人气息在此交融,自带叙事张力。


电影《失孤》、电视剧《幸福草》
泉州这座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镜头下的“复古天堂”。中山南路的骑楼老街保留着百年前的商贸风貌,《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少年们的奔跑身影穿梭其间,将古城的市井气息与青春活力完美融合;开元寺的东西塔、清净寺的伊斯兰建筑,为历史题材影片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背景,让故事更具厚重感。

值得一提的是,迪丽热巴新剧《虽然不能同时拥有一切》于10月27日正式开机,近日在泉州侨乡商品街取景。
漳州自然与人文的碰撞,让这里成为多元题材的优选取景地。东山岛的碧海沙滩、古朴渔村,因《左耳》走红全国,成为青春爱情片的“标配场景”;永定土楼以恢宏奇特的建筑格局,成为《一步之遥》的唯一实景拍摄地,客家古堡与田园风光构成的视觉奇观,让影片更具辨识度;南靖土楼群则在多部古装剧、纪录片中亮相,展现着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平潭则凭借对台区位优势和国际旅游岛定位,成为影视与旅游、对台交流深度融合的典范。电影《守岛人》90%的镜头在此取景,年代感十足的街道、码头实景,真实还原了“人民楷模”王继才的守岛岁月,海岛的坚韧与壮阔尽在画面中;平潭竹屿湾影视基地的建成投用,更让这里的拍摄配套日益完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剧组前来。

宁德的山水画卷,为现实题材影片提供了鲜活背景。下党乡的古村风貌、鸾峰桥的人文底蕴,成为《相见在鸾峰桥》的叙事核心,用光影展现闽东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霞浦的滩涂光影变幻无穷,是纪录片与文艺片的热门取景地,日出日落间的渔舟唱晚,构成了最动人的画面。

图源:闽东日报
武夷山的奇峰秀水则自带武侠气质,《功夫之王》中,玉女峰下的打斗场景与山水相融,让江湖故事更添诗意。


金鸡奖的长期落户,与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落地福州,形成了福建影视发展的“双引擎”,推动全省影视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省级电影专项资金持续加大投入,精准支持重点剧本孵化、优秀影片创作、影院建设改造和人才培养引进。

以上2图源:新华网
厦门、平潭、泰宁三大影视基地形成辐射效应,厦门的“一站式”协拍平台推出“一次报备、全市通用”服务机制,大幅提升拍摄效率;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产业持续输送复合型人才。

平潭竹屿湾影视基地
“影视+文旅”的深度融合,更让福建的光影魅力持续扩散。《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出台,推动“剧情—场景—旅游”系统衔接,越来越多的观众“跟着影视剧游福建”,在东山岛追寻青春记忆,在土楼感受客家文化,在鼓浪屿邂逅光影诗意。


图源:漳州文旅、东山岛文旅
而常态化的影展、大师班、市民开放日等活动,也让“看电影、聊电影、爱电影”成为福建人民的文化新风尚,培育起深厚的电影文化土壤。

图源:厦门日报
新时代以来,福建紧抓电影发展机遇,立足闽派文化特色,出台多项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全省现有电影制作企业八百多家,建成多个高水平影视基地,年均创作电影近30部,有10部影片票房破亿元,多部福建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影片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华表奖等国家级奖项。

电影《古田军号》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当金鸡之光照亮闽山闽水,福建正以影视为桥,串联起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链接起产业发展与民生幸福。第38届金鸡奖的举办,不仅是一场光影盛宴,更是福建影视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这个秋冬,不妨循着镜头足迹,在厦门感受金鸡热度,在八闽大地邂逅影视中的诗与远方,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与光影的美好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