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构建全域影城 擘画多元未来 金鸡报晓 “有福”同行
www.fjsen.com 2025-11-15 08:27:05 来源:东南网

推介活动现场,《重走长征路》与《山神熊猫·九州华藏图》两部虚拟现实电影作现场推介。(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1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星榕)14日,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有福电影”专场推介活动在厦门启幕,光影交织,群星璀璨。

今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光影流转间,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电影实现了从题材多元到技术美学突破,从产业体系健全到市场活力迸发,这片“有福之地”正以“闽派”标识,发展为中国电影版图的重要场域,为文化繁荣注入“福建动能”。

2019年,随着金鸡奖落户厦门,福建借势发力,重点培育并推广“有福电影”品牌,陆续开展有福电影巡展、有福电影盛典、有福电影人之夜等系列活动。在“有福电影”品牌战略的统筹引领下,电影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创作活力持续释放。

金鸡映照福建电影百年足迹

1981年金鸡奖创立伊始,福建电影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年,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小城春秋》创下400多万部拷贝的销售纪录,这部再现厦门破监劫狱事件的红色经典,不仅入选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十大名片,还开启了福建电影与金鸡奖的深厚渊源。

“福建这片土地灵秀而厚重,山海之间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与文化资源,北路戏、土楼等等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三获金鸡奖最佳作曲奖的著名作曲家、原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章绍同动情回忆道,1983年,福建电影《路》首获金鸡奖青年导演特别奖;1984年,《木棉袈裟》创下1.4亿元票房奇迹。

2007年,尹力导演的《云水谣》不仅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还创造了“一部电影激活一方水土”的文化奇迹——取景地长教村从默默无闻的闽西村落跃升为国家5A级景区。“福建有丰厚的文旅资源,八闽大地人文荟萃,鲜活故事层出不穷。”尹力表示,“林徽因、陈嘉庚、鼓浪屿和它的女儿林巧稚,都源于福建,为未来电影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题材。”

进入新时代,福建电影迎来全面突破。2019年,献礼古田会议90周年的《古田军号》以独特视角讲述红军入闽历程,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金鸡奖提名,创下福建红色题材票房新高。《误杀》系列更助力福建电影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并在第33届金鸡奖收获8项重要提名。2024年,由福建企业出品的《风流一代》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是福建企业出品影片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标志着福建电影的国际化步伐迈出重要一步。

导演陈力与福建的缘分始于15年前的《爱在廊桥》,从《古田军号》《守岛人》到新作《浴血荣光》,陈力的创作生涯与福建紧密相连。“我觉得我的创作生涯离不开福建。”她深情表示,这一缘分一直牵动着她。

共筑“有福电影”生态

在金鸡奖持续赋能下,福建构建起“全域影城”的产业新格局。九市一区各展所长,形成山海的交响和鸣。

从闽东的绿水青山到闽南的古厝老街,从平潭的海岛风情到客家的土楼古堡,本次推介会上,来自我省九市一区的代表依次登台,全面展示了福建电影产业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布局的战略升级。

福州作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将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完美融合。解放大桥的欧式穹顶与闽江夜景相映成趣,成为电影《失孤》开篇的经典场景;三坊七巷的青石板路与白墙黛瓦,则为多部年代剧提供了天然布景。

厦门自金鸡电影节落户之后,全力打造“电影之城、影视之都”,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数据显示,当地已拥有影视企业2600余家、园区平台22个,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影视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从1.0版升级至3.0版,构建了覆盖创作、制作、出海的全链条扶持体系。

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誉为镜头下的“复古天堂”。目前,当地已形成“双核多翼”产业格局,拥有影视企业197家,涉及影视业务的企业超过1500家,注册总资本达63亿元,为电影制作提供了强力支撑。

沿海与山区地市的资源优势相得益彰。漳州“海洋蓝、生态绿、土楼韵、古城风、闽南红”五大文旅带,吸引《东山岛》《谷文昌》等重大影视项目相继落地。三明拥有泰宁影视基地与长征出发地红色资源;南平铺陈出“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优美画卷,武夷山的奇峰秀水为《功夫之王》等影片增添了诗意底蕴。

龙岩以“红色资源、客家文化、绿色生态”三重奏展现独特魅力;宁德传承“闽东之光”非遗精髓;平潭凭借对台区位优势,成为影视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电影《守岛人》90%的镜头在此取景,真实再现了“人民楷模”王继才的守岛岁月。

各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共同构成了福建电影产业丰富多彩的全景图,这种全域发展格局,是福建电影能够持续焕发生机的深层原因。

“闽派”光影迈向多元未来

福建电影的未来图景,既深植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展现在科技融合与跨界创新的探索中。在本次推介会上,一系列重点项目与战略合作的发布,勾勒出“闽派”电影从题材、形式到技术、市场的全方位升级路径。

虚拟现实电影成为本次推介会的亮点。我省率先筹划拍摄《重走长征路》与《山神熊猫·九州华藏图》两部虚拟现实电影,展现了对未来电影形态的前瞻布局。《重走长征路》制片人许舒舒介绍,项目通过实景扫描与数字人技术创新结合,用沉浸式体验重塑红色记忆。

《山神熊猫·九州华藏图》则致力于打造全交互观影体验,通过XR和LBE大空间技术的结合,可以让观众直接参与到故事中。制作方代表陈意斌表示:“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福州的三坊七巷、网红爱心大榕树、精美的软木画、非遗美食佛跳墙等。这些有代表性的福建文化元素,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生命和灵魂。”

在传统影视领域,福建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内容创造力。活动现场举行了《金融暗战》项目签约,并发布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等10部剧本扶持项目和《镖人:风起大漠》等5部拍摄制作扶持项目。现实主义力作《金融暗战》签约落地泉州丰泽区,导演李冠志表示:“泉州确实是有福之地,这里的人文关怀与政策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希望将更多的闽南元素、福建元素带入到影片中。”

作为我省影视资金扶持的作品之一,《土豆侠之我要当大侠》总制片人张义滨表示:“坚韧、顽强、四海为家——这正是福建人与土豆共通的基因。福建通过市场化政策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跨省域电影力量的聚合,为福建电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场,福建省电影局与北京紫禁城影业签署战略协议,将为福建本土影视创作注入优势资源与先进经验。北京紫禁城影业董事长朱礼庆展望未来时表示:“京闽携手,将共推精品创作、深挖红色资源、培育青年人才。”这种开放协作的姿态,正是福建电影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小城春秋》的崭露头角,到金鸡奖台上的屡获殊荣,再到构建全域影视生态,福建电影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共鸣。新时代,福建电影人正以“有福”为帆,以创新为桨,驶向更加广阔的艺术海洋。

责任编辑:李雅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