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宏:足迹留山水 匠心育“仙草”
| 2025-11-15 08:27: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紫怡)“三明的山水不仅孕育了生态奇迹,更藏着道地药材的致富密码。”11日,正在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修的邢建宏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这样说道。 邢建宏是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兼任福建省植物学会理事,三明市生物医药与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014年受聘为省科技特派员,他聚焦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与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投身科技下乡10余年,用脚步丈量山川,用科技培育“金种子”,让一株株中草药成为带动三明革命老区振兴的“摇钱树”。 “今年暑假期间三明雨水较往年明显增多,导致明溪县城关乡的建菊病害严重,我立马请假从上海赶赴基地进行防病技术指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多方探索,终于遏制了病害蔓延。”进修期间,为了不耽误技术服务,邢建宏还经常开展线上技术指导服务。 选育优良品种是中药材产业的核心。为寻找适配三明水土的“金种子”,邢建宏带领团队踏遍闽西北的山山水水,甚至远赴广西北海引种金花茶。“最难忘的就是选育金花茶品种的几年,一开始引进的种质很多都没种活,花了七八年时间技术才慢慢成熟。”他笑着说,“当检测报告显示最终选定的3个品种活性成分远超药典标准时,所有的日晒雨淋都值了。”如今,经他选育的草珊瑚、金花茶、多花黄精、“建菊3号”等优良品种,已成为三明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资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技术“传帮带”的领头人,邢建宏不仅编写通俗易懂的栽培手册,录制远程培训视频,更带着技术骨干常态化扎根山村。10余年间,他先后开展中草药栽培技术培训30多场次,帮助企业制定生产标准10余项,申请各类科技项目6个,争取科技创新资金300多万元。 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是邢建宏的最终目标。他无偿将选育的新品种推广给农户和企业,如今已有2000亩草珊瑚、600亩多花黄精、200亩金花茶、600多亩建菊在三明落地生根,仅草珊瑚一项就带动明溪县枫溪乡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