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平和蜜柚“坐上”无人机

2025-11-16 08:56:02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1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萧镇平 见习记者 刘文恺 通讯员 杨斌舜 林金连素有“世界柚乡,中国柚都”之称的漳州平和县,正值一年一度的蜜柚采摘季。与往年不同,今年一片片苍翠的柚园上空,多了忙碌穿梭的“空中力量”——无人机。它们伸展机翼,灵活起降,机械臂精准勾住整袋蜜柚,沿预设航线平稳升空,轻盈越过山间沟壑,将沉甸甸的果实运送到山下路边的货车上,为山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漳州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最为丰富、落地最为扎实的县域之一,平和正借助无人机的翅膀,破解蜜柚采摘的人工瓶颈,助力蜜柚产业乃至全县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接班“棒棒军”

小溪镇,原名琯溪镇,是琯溪蜜柚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在联光村连绵的柚园里,果农林义华望着无人机将最后一袋蜜柚稳稳吊运至货车上,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总算按时采摘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家的柚园今年产量预估超过3万公斤,此前一度因找不到挑工“棒棒军”而心急如焚,“幸亏有人推荐了无人机,解了燃眉之急。”

平和是全国最大的蜜柚种植县,每年8月至12月的采摘季,需大量人工将蜜柚从树上摘下并挑运至公路。由于几乎家家种柚,动辄数万至十几万斤的产量远非单家独户能完成,“棒棒军”因此应运而生。他们将蜜柚采摘装袋,再用扁担沿崎岖山路一担担挑到公路货车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采摘季活跃的“棒棒军”达数千人,他们用汗水支撑起产业“最初一公里”的运输。

然而,这支传统劳动力大军正面临挑战。“老一代‘挑工’逐渐干不动了,年轻人不愿吃这个苦,‘棒棒军’一年比一年难找。”果农陈利生对此感触颇深,“经常是果商看中了货、谈好了价,却因找不到挑工一拖再拖,最终错过最佳销售时机,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在蜜柚采摘季,有人开始尝试用无人机替代“挑工”吊运蜜柚,破解蜜柚采摘的人工瓶颈。目前,平和县已有数十支作业团队投入蜜柚吊运业务,且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

“空中快线”降本增效

传统“棒棒军”采摘蜜柚按重量计酬,根据果园采摘及挑运难度,每斤工钱通常在0.11~0.14元。一个10人的“棒棒军”团队,一天可采摘3万~4万斤蜜柚。

那么,无人机吊运相比传统模式有何优势?

文峰镇柴船村果农林惠华种植15亩山地柚园,年产量约6万斤,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采收季需雇佣10名挑工,两天完成采摘及挑运,按每斤0.12元计,加上每人每天30元伙食杂费,共需要花费0.78万元。

今年雇用无人机团体来吊运蜜柚,单机每次可吊运150斤柚子,日均作业量3万斤,无人机团队4人操作两台,一天即可完成果园蜜柚的全部运输,总成本降至0.72万元。

“除了效率提高一倍,还更安全。果园为山坡地,遇上下雨天山路滑,很危险。”在安厚镇的一处果园中,正雇用无人机吊运蜜柚的果农张友成说。

眼下正值蜜柚集中成熟期,本地无人机团队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期,四川、湖北、河南等外省市的植保公司无人机操作团队纷纷涌入平和,承接采摘工作。

“我们团队6人操作两台大疆T100无人机,自9月到平和后订单不断,每天工作安排得满满的。”来自湖北荆州的团队负责人王义勇说。

“粗略估计,包括外地季节性来从事蜜柚吊运的,目前仅小溪镇就有50多台无人机,全县有400多台,机型主要集中在大疆T100,一次最多能吊运160斤蜜柚,效率高于人力运输。”平和县小溪农服中心主任何志发表示,大型农业无人机操作手已成为热门新型职业,促进了物流方式科技化转型。

“空中卫士”拓展应用链

在漳州平和,无人机在蜜柚产业中的应用正向全产业链渗透,特别是在植保领域。

在小溪、坂仔、文峰、安厚等乡镇,植保无人机已广泛用于“飞防”作业。通过高精度遥感定位,无人机能够实现农药的精准变量喷洒,不仅有效防控病虫害,更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推动种植业绿色转型。

小溪镇旧楼村果农蔡江滨种植了400多棵红心蜜柚,以往每年仅农药喷洒和人工成本就需1万多元。“现在用无人机,每次作业20分钟就能搞定,还能夜间操作,效率太高了!”他说。

与传统人工喷洒“用量难控、覆盖不均、污染风险高”相比,无人机“飞防”能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实现定点、定量精准施药,确保药液均匀覆盖每株果树,极大减少浪费与残留。

截至今年7月,平和县已拥有7家专业无人机植保服务组织,无人机保有量达63台,较去年增长46%。这些“空中卫士”的服务范围覆盖蜜柚、水稻、茶叶等多种作物,累计作业面积超过18.1万亩次。其精准施药特性,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害,也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农药的风险,对地形复杂、老龄农户占比较高的平和山区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在低空经济的落地与实际运用方面,平和县走在漳州市前列。日前,文峰镇与国翔航空(福建)有限公司及本地果业企业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开发和完善低空吊运应用场景。这是当地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未来,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推动低空吊运从“技术可行”迈向“规模化应用”,助力构建低空经济的应用生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